[发明专利]一种防水充电枪及其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31169.4 | 申请日: | 202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104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帅;赵青;李杰;占宏康;李伟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邦电气(平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2 | 分类号: | H01R13/52;H01R43/00;H01R43/20;B60L53/16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金亚丁 |
地址: | 314207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水 充电 及其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水充电枪,包括充电枪主壳体、充电接口、PCB总成模块、电源线组件、电源线护套以及压线组件,并将PCB总成模块集成、电源线组件、充电接口内部的接线位置处全部位于充电枪主壳体内部,然后灌入密封胶水包裹覆盖,胶水凝固后使得接线位置不能在充电枪主壳体内部移动旋转,保证接线位置的稳定性及提高充电枪主壳体内部的防护性能至IP67,增强本充电枪总成的机械强度。本发明还公开了该防水充电枪的生产工艺,可以提高灌胶效果,避免气泡以及灌胶死角的产生,极大的提升了防水效果以及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充电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水充电枪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新能源汽车具有低污染、低耗能、低噪音等方面的优势,在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与之配套使用的充电枪等新能源汽车充电连接产品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市面上的充电枪产品,由于各家厂家的枪体结构、技术要求都不一样,枪头处的防水性能参差不齐,以至于充电枪在使用过程中遭遇到下雨、浸水、泡水、进灰尘、碾压等恶劣条件下,枪头的防护性能失效,导致内部进水、进灰尘而损坏。
在专利号CN106256594B中公开了一种高强度、高防水结构的充电枪,包括一体成型的枪主体、充电枪头、导电PIN针、线缆、壳件、机械锁和按钮,其中,所述充电枪头设置于枪主体的前端,所述导电PIN针置于充电枪头内,并在导电PIN针端灌注密封材料,凝固后形成用于密封导电PIN针的密封层,所述线缆设于枪主体的尾部,所述壳件置于枪主体上方,所述机械锁和按钮安装在壳件内,其通过往导电PIN针内灌注液态软胶,液态的软胶凝固后形成一层密封层,以此来提高前端的防水性能。
但是,由于充电枪的结构需求,其必然具有前端以及后端的至少两个开口,用以安装枪头以及电缆线等部件,仅仅提高前端的防水性能,对充电枪来说是难以满足防水需求的,且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其防水效果会越来越差,影响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避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具有防水效果的充电枪。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水充电枪,包括充电枪主壳体、充电接口、PCB总成模块、电源线组件、电源线护套以及压线组件,所述充电枪主壳体内部中空,所述充电枪主壳体上设置有前侧开口、后侧开口以及顶侧开口,所述前侧开口设置在充电枪主壳体前部,所述后侧开口设置在充电枪主壳体后部,所述顶侧开口设置在充电枪主壳体顶部,所述顶侧开口内设置有密封塞,所述充电接口与PCB总成模块相连接,所述PCB总成模块设置在前侧开口内,所述电源线组件插入后侧开口且与PCB总成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压线组件与充电枪主壳体相连接且与后侧开口相配合,所述电源线护套套设在电源线组件上且与压线组件相配合,所述充电枪主壳体内灌注有密封胶水,所述密封胶水从后侧开口以及顶侧开口注入充电枪主壳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枪主壳体顶部设置有卡槽,所述顶侧开口设置在卡槽底部,所述密封塞包括卡接部以及柱塞部,所述卡接部与卡槽相配合,所述柱塞部与顶侧开口相配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线组件包括两个相连接的压线块,所述压线块呈圆弧状,所述压线组件围绕在后侧开口周身。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源线组件包括电缆线以及三叉接头,所述电缆线插入后侧开口并伸入充电枪主壳体内,所述三叉接头设置在充电枪主壳体外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源线护套套设在电缆线上,所述电源线护套包括相连通的插接部以及保护部,所述插接部插入压线组件内并封闭所述后侧开口,所述保护部呈圆台状,所述保护部面积较大的一侧底面与插接部相连接,所述插接部上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与保护部之间存在间隙。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接口上套设有防水组件,所述防水组件包括防水套、连接柄以及连接环,所述防水套与充电接口相配合,所述连接柄设置在防水套与连接环之间,所述连接环套设在插接部上且位于限位环与保护部之间。
同时,本发明提供的防水充电枪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邦电气(平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邦电气(平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311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磷酸西格列汀片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浮法玻璃窑炉热电偶打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