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用制氧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31344.X | 申请日: | 202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564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徐靖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冠鑫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3/02 | 分类号: | C01B13/02;B01D46/54;B01D53/047;B01D53/26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汤文旋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埠市蚌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用制氧设备,包括一次制氧箱、冷却除湿箱、二次制氧箱和储氧箱,所述储氧箱与出氧管道一间通过混合管道连通,所述混合管道靠近出氧管道一的一端内部固定设置有调节阀门,所述冷却除湿箱内部固定连接有冷却弹性板,所述通孔中活动设置有多孔弹性膜,所述伸出杆伸出开口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远离伸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多孔弹性膜上,本发明在使用中,通过富氧膜和分子筛的配合使用,降低分子筛的工作强度的同时保证分子筛的洁净,并通过混合管道和调节阀门得到不同浓度的氧气,又通过进氧管、螺丝丝杆、齿板和拉绳等结构,增大冷却弹性板和多孔弹性膜的拉伸变形程度,提高冷却除湿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医用制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医用制氧设备。
背景技术
现代常用的制氧方法主要有深冷法、分子筛变压吸附法、膜分离法和磁分离法。目前大规模使用的主要有分子筛变压吸附法和膜分离法,其中膜分离法具有体积小、用电量少等优点,但膜分离法制得的氧气浓度一般为30%作用,可用于氧疗保健,但在严重缺氧下所需的急救只能使用医疗高浓度氧。分子筛变压吸附法可以制得浓度为90%以上的氧气,满足医疗高浓度氧的需求,但分子筛大多以沸石作为吸附剂,沸石具有极强的吸水性,沸石长时间与水分子接触会导致沸石粉化,降低吸附性能,导致制氧效率和氧气质量下降,同时采用分子筛制氧多少会带出粉尘、细菌等杂质。
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1610066958.X”的一种医用分子筛制氧设备气体水分自动分离装置,包括控制系统模块、气体水分传感器、数据处理器和水分过滤器,通过水分过滤器分离出气体中的水分,保护分子筛的性能,从而延长了分子筛的使用寿命。
但现有技术仍存在较多不足,如:1,上述技术所制得的氧气浓度均为高浓度氧气,适用领域较少,功能单一;2,采用分子筛吸附氮气,分离出氧气的方法,在制备过程中,空气的粉尘、细菌等杂质不被分子筛吸附,而是随着氧气一同进入储氧罐,会降低氧气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制氧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医用制氧设备,包括一次制氧箱、冷却除湿箱、二次制氧箱和储氧箱,所述一次制氧箱与冷却除湿箱间、冷却除湿箱与二次制氧箱间通过连通管道连通;
所述一次制氧箱内部固定连接有富氧膜,所述一次制氧箱连通有进气管道和出氧管道一,且进气管道和出氧管道一分别位于富氧膜两侧,且一次制氧箱与连通管道的连通位置靠近出氧管道一;
所述二次制氧箱内部固定连接有分子筛,且二次制氧箱与储氧箱间通过出氧管道二连通,所述储氧箱与出氧管道一间通过混合管道连通,所述混合管道靠近出氧管道一的一端内部固定设置有调节阀门,所述混合管道与冷却除湿箱间连通有进氧管和出氧管;
所述冷却除湿箱内部固定连接有冷却弹性板,所述冷却弹性板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中活动设置有多孔弹性膜;
所述通孔两侧各连接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中活动设置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与多孔弹性膜间通过弹性绳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槽远离进氧管与冷却除湿箱连通位置的一侧连通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远离连接槽的一侧连接有开口槽;
所述活动杆靠近调节槽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螺纹丝杆,所述调节槽中活动设置有螺纹筒,且螺纹丝杆活动伸进螺纹筒,所述螺纹筒外侧固定连接有轮齿,且螺纹筒啮合连接有齿板,所述齿板固定连接有伸出杆,且伸出杆远离齿板的一端依次活动伸出调节槽和开口槽,所述伸出杆伸出开口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远离伸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多孔弹性膜上。
优选的,所述二次制氧箱与连通管道的连通位置固定设置有阀门一,所述二次制氧箱开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内部固定设置有阀门二,所述二次制氧箱与出氧管道二的连通位置固定设置有阀门三,所述二次制氧箱上固定设置有加压机和降压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冠鑫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蚌埠冠鑫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313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