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离合变速器齿轮电机的位置学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31560.4 | 申请日: | 202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40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金南薰;金兑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凯菲克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H61/00 | 分类号: | F16H61/00;H02K7/116;G05D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梁小龙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合 变速器 齿轮 电机 位置 学习方法 | ||
根据本发明的双离合变速器齿轮电机的位置学习方法,包括:第一电压施加步骤,向电机施加电压,以使上述电机旋转至预先存储的基准点;第二电压施加步骤,对电机施加电压,以便反复进行相比于在第一电压施加步骤中施加的电压的大小增大向电机施加的电压的大小后再减小的过程,并且增大的电压的大小是逐步地增大的;监视电机的位置变化的步骤;当电机发生暂时性位置变化时,停止对电机的电压施加,从而消除暂时性位置变化的步骤;以及将电机的当前位置设定为新的基准点的步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DCT齿轮电机的位置学习方法,更加详细地,通过变更施加于DCT齿轮电机的电压的大小能够学习电机的基准点位置的电机的位置学习方法。
背景技术
DCT(Dual Clutch Transmission:双离合变速器)表示在自动变速器内具备两个离合器机构的机构。DCT使用两个离合器,从而具有提高变速速度、减少动力损失的优点。
DCT将从发动机输入的旋转力利用两个离合器选择性地传递至两个输入轴,利用配置在上述两个输入轴的齿轮的旋转力进行变速之后,向两个输出轴输出动力。因此,在车辆依次进行变速的情况下,两个离合器中的一个将发动机的旋转力传递至驱动轴,剩下的一个离合器可以预先准备下次变速,从而能够执行快速变速。
另一方面,DCT要想正确地进行变速,需要通过电机被驱动后使DCT齿轮变速的换档致动器(Shift actuator)接合符合目标变速档的正确的齿轮。图1是示出一般的换档致动器的图。
如图1示出,换档致动器(shift actuator)20包括连接于电机10并进行旋转的变速轴21、设置于变速轴21的变速钩爪(shift finger)22以及多个变速轨23、24、25、26。如果电机10旋转至特定位置,则设置于变速轴21的变速钩爪22一起旋转,同时选择性推出对应于目标变速档的变速轨。这时,与上述被推出的变速轨对应的齿轮被接合,可以进行变速。图1示出了目标变速档为倒车齿轮(R档)的情况。
因此,为了接合正确的变速档,前提是电机10要旋转至正确的位置。但是,由于电机内部元素带来的磁性的影响、齿轮以及动力传递结构带来的转矩的影响等,电机10的基准点位置有可能发生变化。因此,需要持续确认并学习电机10的基准点位置,以便能够始终接合正确的变速档。
另一方面,以前利用了能够确认电机的绝对位置的传感器,但是,该传感器价格高,存在降低产品的价格竞争力的问题。并且,以前提出了通过测量电机的驱动电流来确认电机的位置变化的很多方法,但是,存在当发生了电机卡死现象等时难以掌握正确的基准点的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DCT齿轮电机的基准位置学习方法,利用施加于电机的电压的大小,以此来代替电机的驱动电流,并且利用相对价格廉价的旋转两传感器,以此来代替高价的绝对位置传感器,从而可以执行基准点学习。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并不限定于上述技术问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思想以及领域的范围内可以有各种扩张。
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的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DCT齿轮电机的基准位置学习方法包括:第一电压施加步骤,向所述电机施加电压,以使所述电机旋转至预先存储的基准点;第二电压施加步骤,向所述电机施加电压,以便反复进行相比于在所述第一电压施加步骤中施加的电压的大小增大向所述电机施加的电压的大小后再减小的过程,并且所述增大的电压的大小是逐步地增大的;监视所述电机的位置变化的步骤;当所述电机发生暂时性位置变化时,停止向所述电机的电压施加,从而消除所述暂时性位置变化的步骤;以及将所述电机的当前位置设定为新的基准点的步骤。
在示例性的多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电压施加步骤,可以向所述电机施加固定大小的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凯菲克株式会社,未经现代凯菲克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315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