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冻溶脂治疗组件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31596.2 | 申请日: | 202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05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杨云;黄楚波;刘倩;杨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微创医美科技(嘉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8/02 | 分类号: | A61B18/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95 | 代理人: | 王宏婧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冻 治疗 组件 装置 | ||
1.一种冷冻溶脂治疗组件,包括治疗单元、防冻剂和隔离膜;其中,所述治疗单元用于接受外部机构提供的冷量,并将所述冷量传递至目标区域以进行冷冻溶脂;所述防冻剂用于涂覆在所述目标区域的皮肤上;所述隔离膜覆盖在所述防冻剂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膜上设置多个通孔;所述冷冻溶脂治疗组件还包括信号采集单元,所述信号采集单元设置在所述治疗单元上;
所述冷冻溶脂治疗组件被配置为当所述治疗单元定位于所述隔离膜上时,所述防冻剂部分地从所述通孔溢出而与所述治疗单元接触,同时所述信号采集单元从所述通孔处贯穿所述隔离膜,并与所述目标区域的皮肤接触,以采集皮肤的目标信号,所述目标信号用于判断所述目标区域的皮肤是否发生冻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冻溶脂治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单元包括接触面,所述接触面用于将所述冷量传递至所述目标区域,且所述接触面上设有装载部;所述信号采集单元设置在所述装载部上并包括接触端;所述接触端用于贯穿所述通孔,以用于与所述目标区域的皮肤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冻溶脂治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采集单元包括一体式超声波收发器,所述超声波收发器具有所述接触端;和/或,所述信号采集单元包括光收发器,所述光收发器具有所述接触端;和/或,所述信号采集单元包括电极,所述电极具有所述接触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冻溶脂治疗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信号采集单元包括电极时,所述装载部包括装载孔,所述电极安装在所述装载孔处,且所述电极与所述装载孔的孔壁之间设置有绝缘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冻溶脂治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的材料包括陶瓷绝缘材料、导热硅材料及聚酰亚胺中的任意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冻溶脂治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的厚度小于或等于1mm;和/或,所述电极的横截面的直径小于或等于3m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冻溶脂治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采集单元包括电极,所述防冻剂的电阻率为200 kΩ·cm~1000 kΩ·c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冻溶脂治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冻剂的电阻率为300kΩ·cm~500 kΩ·c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冷冻溶脂治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冻剂包括渗透性保护剂、非渗透性保护剂、蒸馏水、增稠剂和两性表面活性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冷冻溶脂治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性保护剂包括甘油、二甲基亚砜、乙二醇、丙二醇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非渗透性保护剂包括蔗糖、果糖、海藻糖、葡聚糖、羟乙基淀粉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增稠剂包括羟乙基纤维素、羟甲基纤维素、海藻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冻溶脂治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端与所述隔离膜的外表面齐平或凸出于所述隔离膜。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冻溶脂治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采集单元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信号采集单元的所述接触端从一个所述通孔处贯穿所述隔离膜。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冷冻溶脂治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阵列式地布置在所述隔离膜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冷冻溶脂治疗组件,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通孔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3mm。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冷冻溶脂治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采集单元的数量为多个;所述通孔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一个所述第二通孔用于供至少两个所述信号采集单元的所述接触端贯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微创医美科技(嘉兴)有限公司,未经微创医美科技(嘉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3159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