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海绵锡及阳极泥制备二氧化锡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31647.1 | 申请日: | 202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416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白仁斗;张建国;张锐峰;罗云兵;王绍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锡业锡化工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G19/02 | 分类号: | C01G19/02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 53106 | 代理人: | 李云 |
地址: | 661017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海绵 阳极泥 制备 氧化 方法 | ||
一种利用海绵锡及阳极泥制备二氧化锡的方法,所述方法以生产硫酸亚锡时产生的海绵锡及阳极泥、硫酸为原料,在通氧加压、加热条件下制备得到偏锡酸,然后除杂煅烧制备得到二氧化锡。本发明避免了含锡物料送到锡冶炼厂代加工成精锡后再投入生产的过程,提高了锡金属的回收率,实现了锡金属物料在企业内部循环和综合利用,节约能源,可防止SO2污染环境,其生产工艺简单易行,大大降低了二氧化锡的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湿法冶金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生产硫酸亚锡时产生的海绵锡及阳极泥制备二氧化锡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生产硫酸亚锡的方法主要为隔膜电解法,电解过程中难免会产生海绵锡及阳极泥,若重返冶炼,将增大成本,同时海绵锡及阳极泥中主要杂质为SO42-离子,高温熔融冶炼时会产生SO2有毒气体,导致环境污染。
传统生产二氧化锡方法是采用精锡作为原料,用精锡和浓硝酸直接反应生成偏锡酸,然后中和、煅烧制得二氧化锡,其生产成本较高。而使用一些含锡物料为原料,通过除杂后也可得到质量好的二氧化锡,由于这些物料没有经过冶炼加工,用于生产二氧化锡具有较大的成本优势,但现有技术大多都是通过化学方法回收锡,如中国专利CN201910861445.1报道了一种从海绵锡中回收锡的方法,该方法回收率达到98.6%;冯斐斐研究了提高海绵锡中粗锡回收率的方法(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期,12卷:6-9页),回收率可从71.7%提高到89.86%。这些化学方法存在回收工艺复杂、回收周期长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直接回收利用生产硫酸亚锡时产生的海绵锡及阳极泥制备二氧化锡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海绵锡及阳极泥制备二氧化锡的方法,所述方法以生产硫酸亚锡时产生的海绵锡及阳极泥、硫酸为原料,在通氧加压、加热条件下制备得到偏锡酸,然后除杂煅烧制备得到二氧化锡。具体步骤如下:
(1)配制浓度为150-200g/l的硫酸溶液;
(2)将硫酸溶液与海绵锡和/或阳极泥投入密闭容器中,海绵锡和/或阳极泥与硫酸溶液的质量比为10-15:1;
(3)向密闭容器中通入氧气,加热,密闭反应压力≥0.3MPa,反应温度为100℃-150℃,反应时间为5-10h;
(4)反应完毕后进行液固分离,将固体部分进行如下脱杂处理:先用水洗涤3次,然后加碳酸氢铵中和至pH为6.5-7.0,然后洗涤2次,离心过滤;
(5)将离心过滤后的固体部分在200℃-400℃条件下烘烤3.5~4.5h,之后在800℃-900℃条件下煅烧1.5~2.5h,得到二氧化锡颗粒.
进一步地,将二氧化锡颗粒粉碎得到二氧化锡粉体。
进一步地,将上述步骤(4)离心过滤的滤液返回步骤(2)的密闭容器中回用。
本发明利用在硫酸亚锡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SO42-较高的阳极泥、海绵锡为原料制备二氧化锡,避免将这些物料送到锡冶炼厂代加工成精锡后再投入生产的过程,提高了锡金属的回收率,实现了锡金属物料在企业内综合利用,节约能源,其生产工艺简单易行,大大降低了二氧化锡的生产成本,锡金属在企业内部实现绿色循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利用生产硫酸亚锡时产生的海绵锡及阳极泥制备二氧化锡的方法,如图1所示,具体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锡业锡化工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云南锡业锡化工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316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