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隔油、除渣一体式垃圾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31959.2 | 申请日: | 202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187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阮晨;阮班志;阮晓雷;阮景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佳福节能环保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1D36/00;B01D35/16;B02C4/08;B02C4/28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丁倩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式 垃圾处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隔油、除渣一体式垃圾处理系统,包括本体、粉碎辊和滤网式传送带,所述本体的顶端外侧安装有进料口,且本体的左端外侧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右端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左端外侧设置有皮带,所述粉碎辊的下方设置有滤网式传送带,且滤网式传送带的下端安装有引导板,所述本体的后端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本体的前端安装有水箱,且水箱的内部设置有水管,所述本体的后端安装有隔油池,且隔油池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安装块。该隔油、除渣一体式垃圾处理系统,具有隔油、除渣一体式,便于将油渍和残渣彻底分离,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加强了隔油效果和散热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隔油、除渣一体式垃圾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垃圾是居民在生活消费过程中形成的生活废物,极易腐烂变质,散发恶臭,传播细菌,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的排放量日益增加,垃圾处理刻不容缓。
然而目前的大多数垃圾处理系统不具有隔油、除渣一体式,降低了工作效率,且隔油效果不好,不利于将油渍和溶液彻底分离,容易造成污染,同时散热性较差,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隔油、除渣一体式垃圾处理系统,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油、除渣一体式垃圾处理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大多数垃圾处理系统不具有隔油、除渣一体式,降低了工作效率,且隔油效果不好,不利于将油渍和溶液彻底分离,容易造成污染,同时散热性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隔油、除渣一体式垃圾处理系统,包括本体、粉碎辊和滤网式传送带,所述本体的顶端外侧安装有进料口,且本体的左端外侧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右端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左端外侧设置有皮带,并且连接杆的右端外侧安装有粉碎辊,所述粉碎辊的下方设置有滤网式传送带,且滤网式传送带的下端安装有引导板,所述本体的后端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本体的前端安装有水箱,且水箱的内部设置有水管,并且水管的后端连接有喷淋头,所述本体的后端安装有隔油池,且隔油池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前端外侧设置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的左端连接有安装杆,并且安装杆的外侧连接有刮油板,所述隔油池的后端下侧设置有排水口,所述第一电机的下端设置有排渣口。
优选的,所述本体上端外侧连接的进料口的形状为漏斗型,且本体内部安装的引导板为倾斜式。
优选的,所述粉碎辊通过连接杆在本体内构成转动结构,且粉碎辊关于本体的竖直中轴线左右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喷淋头在水管的前端外侧等间距分布,且水管的纵截面为“L”型。
优选的,所述刮油板与安装杆采用滑动的方式相连接,且安装杆的外侧设置有双向螺纹结构。
优选的,所述散热孔在本体的后端内侧等间距分布,且散热孔的纵截面为“T”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隔油、除渣一体式垃圾处理系统,具有隔油、除渣一体式,便于将油渍和残渣彻底分离,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加强了隔油效果和散热性;
1、通过连接杆左端外侧安装的皮带的纵截面为“8”字型,使关于本体的竖直中轴线左右对称设置的粉碎辊反向转动,加强了对垃圾粉碎的效果,减少了对环境造成污染;
2、通过安装块外侧安装的第二电机运转,使安装杆与刮油板发生滑动,且安装杆外侧安装的双向螺纹,便于将油渍和残渣彻底分离,进一步提高了隔油的效果;
3、通过散热孔在本体的后端内侧等间距分布,且散热孔的纵截面为“T”型,当粉碎辊工作时,便于起到散热的作用,避免长时间使用后降低了部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佳福节能环保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佳福节能环保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319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