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产品共模生产工艺方法及其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32224.1 | 申请日: | 202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750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玲;季佳;王家强;高双明;阮林凡;王双枝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08 | 分类号: | B21D37/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郑雪梅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产品 生产工艺 方法 及其 成型 模具 | ||
1.一种多产品共模生产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板材,所述板材上形成有第一零件成型区、与第一零件成型区的内侧邻接的环形过渡区、以及位于所述环形过渡的内侧的多个第二零件成型区,所述多个第二零件成型区包括左前支架成型区、右前支架成型区、左后支架成型区和右后支架成型区,所述左前支架成型区与所述右前支架成型区分别向内侧延伸,在所述多个第二零件成型区中间形成向上凸起设置的前中间工艺补充面,所述左后支架成型区与所述右后支架成型区分别向内侧延伸,在所述多个第二零件成型区中间形成向上凸起设置的后中间工艺补充面;
拉延成型:对板材进行拉延成型,在外围拉延成型框状的第一零件,在第一零件的内侧拉延成型多个第二零件;
第一次修冲:将所述多个第二零件沿各自的外周进行修剪,与所述板材的余料分离并排出,在所述板材的余料中,将位于所述第一零件内侧的中间废料的中间部分切除以形成中间切断区,对位于所述第一零件的外周的外围废料进行修冲;
第二次修冲:沿着所述第一零件的内侧缘和外侧缘分别将余下的所述中间废料和所述外围废料切除;以及,
翻边整形:对得到的所述第一零件的内侧进行翻边整形,得到所述第一零件的成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产品共模生产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修冲步骤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多个第二零件分别进行冲孔及整形,以得到所述多个第二零件的成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产品共模生产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修冲 中,还包括:
在将位于所述第一零件内侧的内侧废料的中间部分切除时,将所述第一零件内侧的内侧废料的中间部分切断;和/或,
在对位于所述第一零件的外周的外围废料进行修冲时,将位于所述第一零件的外周的外围废料,自所述外围废料的外侧朝内侧进行切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产品共模生产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零件为顶盖天窗加强框,和/或,
所述多个第二零件包括左前支架、右前支架、左后支架和右后支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产品共模生产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供板材的步骤包括,在所述板材上,所述环形过渡区内侧呈沉台设置,以形成沉台共模区,所述多个第二零件成型区形成在所述沉台共模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产品共模生产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中间工艺补充面的最高弧面位于所述左前支架成型区和右前支架成型区分别往内侧延伸的曲率延伸面上;
所述后中间工艺补充面的最高弧面位于所述左后支架成型区和右后支架成型区分别往内侧延伸的曲率延伸面上;
所述后中间工艺补充面的高弧面相对于所述后中间工艺补充面的高弧面为最高设置。
7.一种多产品共模生产成型模具,用于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多产品共模生产工艺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拉延成型模具,包括拉延下模座、拉延凸模和拉延压边圈,所述拉延凸模与所述拉延压边圈采用镶块拼接结构;和/或,
第一修冲模具,包括修边下模座、修边凸模、周围修边凸模、支架修冲凸模和中间废料修切凸模以及滑板,其中多种凸模均安装在所述修边下模座上,所述滑板用以排出所述多个第二零件;和/或,
第二修冲模具,包括修冲下模座,内侧废料修切凸模,外侧修切凸模;和/或,
翻边整形模具,包括整形下模座、整形凸模。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产品共模生产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修冲模具包括废料滑槽,用于排出所述内侧废料中被切除的中间部分废料;和/或,
所述翻边整形模具包括退料支架和所述整形下模座上安装的退料气缸,用以取出第一零件的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3222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