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机故障处理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32831.8 | 申请日: | 202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948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帆;程春雨;黄志辉;吕千浩;赖聪;张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38 | 分类号: | F24F11/38;F24F11/61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董文倩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机 故障 处理 方法 装置 以及 电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机故障处理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压缩机的启动运行模式;按照启动运行模式确定待检测的目标参数集合,其中,目标参数集合用于描述风机运行状态;当基于目标参数集合确定风机发生故障时,发出风机故障告警并开启整机停机保护。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当风机发生故障时存在故障告警滞后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控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风机故障处理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空调作为家用电器之一,已在人们的生活中广泛应用。现有的空调在发生故障时,通常产生故障警告,以提醒用户空调发生了故障。其中,风机是空调设备中的部件,当风机发生故障时,如果无法对风机进行及时的判断和处理,则可能对压缩机和空调系统管路造成极大损伤。
在现有技术中,可根据风机的信号电压,对风机的运行状态和是否开启风机保护进行判断和处理。该方法虽然能够降低风机过负荷运转的可能性,提升风机运转稳定性,但该方案只根据单一参数(即风机信号电压)对风机的运行状态进行判断,当系统检测到风机运行参数异常时,由风机故障引发的空调系统的损害早已产生,导致故障告警滞后,且不利于追溯风机故障原因。而且,该方案也未开启压缩机保护,当风机故障时会增大对压缩机所造成的损伤。
另外,现有技术还可在机组达到触发故障保护模式的状态时,通过调整机组的运行参数,来达到避免机组在以后的使用中频繁触发故障保护模式的目的。但当风机第一次触发故障保护模式时,才反馈给机组进行运行参数的调整,无法有效的避免机组触发故障保护模式。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机故障处理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装置,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当风机发生故障时存在故障告警滞后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风机故障处理方法,包括:获取压缩机的启动运行模式;按照启动运行模式确定待检测的目标参数集合,其中,目标参数集合用于描述风机运行状态;当基于目标参数集合确定风机发生故障时,发出风机故障告警并开启整机停机保护。
进一步地,风机故障处理方法还包括:当启动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或除湿模式时,将室内换热器管温和压缩机排气压力确定为目标参数集合。
进一步地,风机故障处理方法还包括:实时检测室内换热器管温;当室内换热器管温小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时,启动计时器;在计时器设定的第一预设时长内,当出现室内换热器管温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时,重置计时器;当第一预设时长计时结束并且室内换热器管温仍然小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时,确定内风机发生故障。
进一步地,风机故障处理方法还包括:当控制压缩机连续运行达到第二预设时长时,检测第一压力,其中,第一压力为第二预设时长的结束时刻对应的压缩机排气压力;当控制压缩机连续运行达到第三预设时长时,检测第二压力,其中,第二压力为第三预设时长的结束时刻对应的压缩机排气压力;计算第二压力与第一压力的压力差值;当压力差值大于第一压力阈值时,确定外风机发生故障。
进一步地,风机故障处理方法还包括:当启动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时,将室外换热器管温、环境温度和压缩机排气压力确定为目标参数集合。
进一步地,风机故障处理方法还包括:当控制压缩机连续运行达到第四预设时长时,检测第三压力,其中,第三压力为第四预设时长的结束时刻对应的压缩机排气压力;当控制压缩机连续运行达到第五预设时长时,检测第四压力,其中,第四压力为第五预设时长的结束时刻对应的压缩机排气压力;计算第四压力与第三压力的压力差值;当压力差值大于第二压力阈值时,确定内风机发生故障。
进一步地,风机故障处理方法还包括:当控制压缩机连续运行达到第六预设时长时,计算环境温度与室外换热器管温之间的温度差值;当温度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二温度阈值时,确定外风机发生故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328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