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优化听戴式设备功能的方法及听戴式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35355.5 | 申请日: | 202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302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熊伟;仇存收;田立生;缪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优化 听戴式 设备 功能 方法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优化听戴式设备功能的方法及听戴式设备,涉及声学技术领域。该方法可以在听戴式设备处于工作状态时,提高听戴式设备的主动降噪功能或透传功能的效果,进而为听戴式设备的佩戴者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该方法包括:听戴式设备播放音频信号时,采集响应信息。向第一设备发送响应信息和音频信息,第一设备根据响应信息和音频信息生成SP路径。第一设备根据SP路径和获取到的个性化数据生成ED传递函数,并向听戴式设备发送ED传递函数,听戴式设备根据ED传递函数调整播放的音频信号。从而调整听戴式设备主动降噪的降噪深度和/或透传的声压信号,以实现优化听戴式设备功能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声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优化听戴式设备功能的方法及听戴式设备。
背景技术
可听戴设备(Hearables)(或称为听戴式设备、耳戴式装置)是佩戴在人耳附近的可穿戴类电子设备,例如,可听戴设备包括耳机、助听器和人工耳蜗等。这些可听戴设备可以为佩戴者提供播放音频、语音服务等服务。以可听戴设备是耳机为例,佩戴者佩戴耳机,耳机播放音乐,则佩戴者可以听到耳机播放的音乐。
其中,人耳听到的声音实际上是声波信号引起人耳耳膜振动产生的。声波信号传播至人耳耳膜的位置,由于声波信号改变人耳耳膜处的压强,形成声压,声压使得耳膜产生振动从而使人耳听到声音。因此,如果耳机可以获取到人耳耳膜处的声压信号,耳机就可以根据耳道入口处的声压信号和人耳耳膜处的声压信号的关系,调节耳机播放的声波信号,以实现耳机的主动降噪或透传功能,为佩戴者提供音效良好的声音播放服务。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优化听戴式设备功能的方法及听戴式设备,在听戴式设备处于工作状态时,提高听戴式设备的降噪功能或透传功能的效果,进而为听戴式设备的佩戴者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优化听戴式设备功能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听戴式设备播放音频信号,并采集音频信号在佩戴者耳道的响应信息(即ERP的声压信号),其中,听戴式设备被佩戴者佩戴,音频信号在佩戴者耳道传播时产生响应信息。
听戴式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响应信息和音频信号,则第一设备可以根据响应信息和音频信号,生成第二(Secondary Path,SP)路径,SP路径用于表示音频信号与耳道外部参考点ERP的声压信号的关系。
进一步的,第一设备根据SP路径和获取到的佩戴者的个性化数据,生成ERP到耳膜参考点DRP对应的ED传递函数,ED传递函数表示ERP的声压信号与DRP的声压信号的关系。
第一设备向听戴式设备发送ED传递函数和SP路径,听戴式设备接收到ED传递函数和SP路径,可以根据ED传递函数调整音频信号。
可以理解的,SP路径表示听戴式设备播放的音频信号与ERP的声压的关系,ED传递函数表示ERP的声压信号到DRP的声压信号的关系。听戴式设备根据SP路径调整音频信号,可以改变ERP的声压信号,并根据ERP的声压信号和ED传递函数确定出DRP的声压信号。也就是说,当听戴式设备调整音频信号,则可以改变DRP的声压信号。因此,听戴式设备可以根据SP路径和ED传递函数调整音频信号,以实现优化听戴式设备功能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上述的步骤可以重复执行,使得听戴式设备可以实时调整音频信号,这样,可以实现实时优化听戴式设备功能的目的。
其中,听戴式设备的功能可以是主动降噪功能,也可以是透传功能。当听戴式设备的主动降噪和/或透传功能处于开启状态,则听戴式设备可以根据SP路径和ED传递函数调整音频信号,以实现实时优化主动降噪和/或透传功能的目的。此处听戴式设备调整音频信号可以是调整听戴式设备播放的声音信号的音量,也可以是调整听戴式设备播放的声音信号的播放频率等。此处对于调整的音频信号中的物理量不作具体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353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