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材冷却定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35467.0 | 申请日: | 202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901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王云;罗喜丰;岳智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联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8/88 | 分类号: | B29C48/88;B29C48/885;B29L2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刘俊 |
地址: | 652600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材 冷却 定型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材冷却定型装置,包括旋转接头、旋转接头安装架、冷却水箱、冷却水箱支撑架以及动力电机;其综合了气液两种流体的降温效果和优点,通过结合高压气体与冷却液,并以旋转接头带动喷嘴,实现从多个方向、以较高的速度和动能将气液两相流体喷射到挤出管材的表面,热量渗透能力强,能快速地对管材内的高温进行热量快速交替,从而达到在高速生产时对挤出管材进行快速冷却定型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材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挤出管材生产冷却定型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管材冷却定型装置。
背景技术
管材冷却成型环节是管材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冷却定型效果好,生产效率才能得到保证。在管材生产过程中,对于挤出管材的管材外壁冷却定型,目前常用的冷却方式为喷淋冷却和浸泡冷却;这两种方法固然能够对管材进行冷却,但是冷却液体的渗透效率较低,不能快速地对管材内的高温进行热量快速交替。冷却液能否充分发挥有效的冷却作用,其渗透能力强弱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常规的浸泡式冷却液在管材冷却中的渗透以热量渗透进行,浸泡的热量渗透效率较低,在高速生产时效率更低。
申请公布日为2018.08.14,申请公布号为CN 108394082 A的中国专利:一种聚乙烯管材挤出冷却装置,该专利在于通过质量轻的雾状水对聚乙烯管材表面进行冷却的同时避免因冷却水对管材产生较大的作用力而影响管材表面质量,并在喷雾之外再使用冷空气对管材的进行气冷。但该专利或类似的将冷却液雾化来冷却管材的专利实际上在发挥气液两种流体的特点方面上仍有着明显的局限性,难以有效实现管材的高速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在扩直口管材生产过程中薄壁管材的扩口部分容易被扩歪造成废品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管材冷却定型装置。
为实现以上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管材冷却定型装置,包括旋转接头、旋转接头安装架、冷却水箱、冷却水箱支撑架以及动力电机;其中:
所述旋转接头包括筒状的接头内腔以及旋转外层;所述接头内腔设于所述旋转接头安装架,所述旋转外层套设于所述接头内腔之外,所述旋转外层与所述接头内腔之间设有轴承;所述接头内腔的筒状中空部分为管材通道,所述接头内腔的筒壁结构内设有内腔气体通道以及内腔液体通道;所述旋转外层设有用于对接所述内腔气体通道的外层气体通道以及用于对接所述内腔液体通道的外层液体通道;
所述冷却水箱设于所述冷却水箱支撑架;所述冷却水箱包括水箱箱体、管道固定环、气体管道、液体管道以及喷嘴;所述管道固定环、气体管道、液体管道以及喷嘴设于所述水箱箱体之内;所述管道固定环的圆心与所述管材通道的轴心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气体管道穿设于所述管道固定环,连接所述外层气体通道;所述液体管道穿设于所述管道固定环,连接所述外层液体通道;所述喷嘴设于所述管道固定环,所述喷嘴的进气端连接所述气体管道,所述喷嘴的进液端连接所述液体管道;
所述动力电机设于所述水箱箱体,所述动力电机与所述旋转外层传动连接。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提供的管材冷却定型装置综合了气液两种流体的降温效果和优点,通过结合高压气体与冷却液,并以旋转接头带动喷嘴,实现从多个方向、以较高的速度和动能将气液两相流体喷射到挤出管材的表面,热量渗透能力强,能快速地对管材内的高温进行热量快速交替,从而达到在高速生产时对挤出管材进行快速冷却定型的目的。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管道固定环与所述水箱箱体之间设有支撑滚轮。
通过上述设置,使所述管道固定环能够得到更好承托,并让所述管道固定环的转动更加顺畅。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水箱箱体的出口端还设有管材除水环。
通过上述设置,能在完成冷却定型后将挤出管材表面的水渍清除,同时,所述管材除水环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承托住挤出管材,使之保持在能却水箱的正中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联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云南联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354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