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疗器械的夹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35598.9 | 申请日: | 202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511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马剑翔;李天竹;赵金红;孟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赛诺心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90/57 | 分类号: | A61B90/5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吴晓慧 |
地址: | 215104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疗器械 夹持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医疗器械的夹持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夹钳,适于夹持医疗器械;摇臂;所述连接球和关节的内部均具有贯穿的通孔;所述连接球和所述关节的通孔内穿设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的一端与夹钳连接,另一端与手柄组件连接;底座,通过转动组件与所述手柄组件连接;所述底座适于夹持在手术台上;本发明的医疗器械的夹持装置,在手术过程中,该夹持装置可以稳固的夹持住医疗器械,减轻医护人员的双手的负担;且可以对医疗器械进行任意角度的调节,且转型灵活,便于医护人员将医疗器械输送到目标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的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介入治疗,是近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融合了影像诊断和临床治疗于一体的新兴学科。它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CT、超声和磁共振等影像设备的引导和监视下,利用穿刺针、导管及其他介入器材,通过人体自然孔道或微小的创口将特定的器械导入人体病变部位进行微创治疗的一系列技术的总称。
在介入治疗的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手持器械进行手术,此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且对于结构比较复杂的器械来说,重量较大,医护人员手持较重的医疗器械体力消耗比较大,这对手术的精确性带来一定的风险。
现有技术中,通过支架对器械进行支撑,但是该支架只能沿一个平面转动,不能多角度转动,给手术过程带来许多的不便。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支架只能沿一个平面转动,不能多角度转动,给手术过程带来许多的不便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医疗器械的夹持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医疗器械的夹持装置,包括:
夹钳,适于夹持医疗器械;
摇臂,由多个连接球和多个关节依次连接而成;所述关节的两端具有适于与连接球抵接的第一弧形凹面;所述连接球和关节的内部均具有贯穿的通孔;所述连接球和所述关节的通孔内穿设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的一端与夹钳连接,另一端与手柄组件连接;
底座,通过转动组件与所述手柄组件连接;所述底座适于夹持在手术台上;
所述夹钳、摇臂和底座具有可转向的调节状态,也具有相对固定的夹持状态。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夹钳和所述摇臂之间通过连接机构连接;所述连接机构包括:
球形直杆,一端与夹钳连接,另一端连接有转动球;
壳体,具有第一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一端转动包裹所述球形直杆的转动球;
抵接压头,具有与所述球形直杆的转动球抵接的抵接面;所述抵接压头的一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第一容纳腔内。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
带动件,一端与壳体连接,另一端与连接绳连接;
所述壳体的第一容纳腔的另一端具有第一环形凹缘;所述带动件的一端具有向外伸出的伸出端;所述带动件的伸出端与所述第一环形凹缘卡接;
带动件和抵接压头交叉滑动连接,且配合形成第二容纳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
牵动杆,一端为球形,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绳连接;所述牵动杆的球形端滑动设置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连接球相对设置有两个第二弧形凹面;所述连接球的第二弧形凹面与所述关节的第一弧形凹面相对设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手柄组件包括:
手柄本体,内部具有第三容纳腔;所述第三容纳腔内设置有内螺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赛诺心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赛诺心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355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