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叠孔电路板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36145.8 | 申请日: | 202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390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许校彬;陈金星;彭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特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00 | 分类号: | H05K3/00;H05K1/02 |
代理公司: | 惠州知侬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94 | 代理人: | 刘羽 |
地址: | 5163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路板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叠孔电路板及其制备方法。上述的叠孔电路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内层电路板板材进行钻孔操作,并对钻孔进行沉铜处理,沉铜后进行第一次电晕处理操作,得到待塞孔内层电路板;对待塞孔内层电路板进行树脂塞孔操作,将线路嵌入树脂中,得到树脂塞孔层电路板;对外层电路板板材进行控深孔操作,得到待填充盲孔;对待填充盲孔进行除胶处理操作,完成除胶后进行填铜浆操作,将线路嵌入铜浆中,得到盲孔层电路板;对树脂塞孔层电路板的表面进行第二次电晕处理操作,得到待压合电路板;将盲孔层电路板与待压合电路板进行压合操作,得到叠孔电路板。上述叠孔电路板的制备方法能够增强叠孔之间结合力、提升对电镀盖帽保护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电路板制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叠孔电路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3G、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消费类电子产品的飞速发展,推动PCB技术不断向更高布线密度方向发展,同时也要求PCB设计具有小型化、轻薄化和高可靠性等。因此,传统的盲孔设计,如交错孔、跨层等已无法满足要求,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空间节约、制作难度和可靠性等方面,唯有叠孔设计可满足要求。而树脂塞孔法是实现盲孔与盲孔互连的常用方法,同时使用树脂将内层HDI的埋孔塞住,然后再进行压合。这种工艺平衡了压合的介质层厚度控制与内层HDI埋孔填胶设计之间的矛盾。
但是,在叠孔过程中,盲孔与通孔压合处的位置由于树脂和铜的结合力不足,很容易爆板,产生分离问题。此外,树脂塞孔能够对电路板通孔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在电路板压合过程中通孔处出现变形和孔铜壁断裂等问题,但在塞孔或叠孔过程中有机物的残留,容易造成树脂塞孔后电镀盖帽分离,从而使叠孔电路板出现阻值异常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够增强叠孔之间结合力、提升对电镀盖帽保护作用的叠孔电路板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叠孔电路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内层电路板板材进行钻孔操作,并对所述钻孔进行沉铜处理,得到待塞树脂孔;
对所述待塞树脂孔进行第一次电晕处理操作,得到待塞孔内层电路板;
对所述待塞孔内层电路板进行树脂塞孔操作,将线路嵌入所述树脂中,得到树脂塞孔层电路板;
对外层电路板板材进行控深孔操作,得到待填充盲孔;
对所述待填充盲孔进行除胶处理操作,得到待填充孔外层电路板;
对所述待填充孔外层电路板进行填铜浆操作,将线路嵌入所述铜浆中,得到盲孔层电路板;
对所述树脂塞孔层电路板的表面进行第二次电晕处理操作,得到待压合电路板;
将所述盲孔层电路板与所述待压合电路板进行压合操作,得到所述叠孔电路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钻孔操作包括钻埋孔、通孔及定位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对内层电路板板材进行钻孔操作,并对所述钻孔进行沉铜处理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对所述钻孔进行抗镀干膜操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次电晕处理操作中的电压为8000V~10000V。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次电晕处理操作中的电极间距为1mm~1.5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次电晕处理操作中的放电功率为400W~600W。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次电晕处理操作中的线速度为1.0m/mim~2.0m/mi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特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特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361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终端
- 下一篇:一种改扩建既有高架运营地铁车站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