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气开采工具用可溶镁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36228.7 | 申请日: | 202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088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宏祥;刘耀鸿;王健;张济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23/00 | 分类号: | C22C23/00;C22C23/06;C22C1/02;C22F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气 开采 工具 可溶 镁合金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油气开采工具用可溶镁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合金的屈服强度为140~270MPa,抗拉强度为220~305MPa,延伸率为1~14%;合金在50℃的0.05%KCl溶液中腐蚀速率为3~35mg·cm-2·h-1,25℃和93℃的3%KCl溶液中腐蚀速率分别为8~30 mg·cm-2·h-1和130~285mg·cm-2·h-1;
所述的油气开采工具用可溶镁合金材料以Ni和Cu作为主元素,形成Mg-Ni-Cu系三元合金;
Ni:1.5~10.0 wt.%,Cu:1.5~10.0 wt.%,余量为Mg;
在Mg-Ni-Cu系三元合金中形成Mg2Ni和Mg2Cu的双相组织,共同促进合金的腐蚀;
所述的油气开采工具用可溶镁合金材料制备方法为以下2种的任意1种:
工艺A:重力铸造→固溶处理后水冷→挤压前预热→热挤压变形;
工艺B:重力铸造→固溶处理后水冷→挤压前预热→热挤压变形→时效;
所述的工艺A为,在SF6和CO2气体的保护下,在700~720℃下熔炼并对熔体进行捞渣搅拌,升温至750~760℃保温15~20分钟,然后重力浇注到模具中,获得所需铸锭;固溶处理温度为350~520℃,时间为8~24 h,固溶处理后在室温下立即放入自来水中冷却;挤压前样品、挤压模具、挤压筒的预热温度与挤压温度一致,样品预热时间为1.5~2.0h,挤压模具和挤压筒预热时间为4~6h,挤压温度为350~480℃,挤压比为7:1~22.5:1,挤压后棒材立即放入自来水中冷却;
所述的工艺B为,在SF6和CO2气体的保护下,在700~720℃下熔炼并对熔体进行捞渣搅拌,升温至750~760℃保温15~20分钟,然后重力浇注到模具中,获得所需铸锭;固溶处理温度为350~520℃,时间为8~24 h,固溶处理后在室温下立即放入自来水中冷却;挤压前样品、挤压模具、挤压筒的预热温度与挤压温度一致,样品预热时间为1.5~2.0h,挤压模具和挤压筒预热时间为4~6h,挤压温度为350~480℃,挤压比为7:1~22.5:1,挤压后棒材立即放入自来水中冷却;时效温度为175~200℃,时效时间为20~60 h,时效后棒材立即放入自来水中冷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溶镁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以Ni和Cu作为主元素,形成Mg-Ni-Cu系三元合金,所述合金成分是:
Ni:2.0~6.0 wt.%,Cu:2.0~6.0 wt.%,余量为Mg。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开采工具用可溶镁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以Ni和Cu作为主元素,在Mg-Ni-Cu系合金中添加M元素形成Mg-Ni-Cu-M系四元合金;
Ni:1.5~10.0 wt.%,Cu:1.5~10.0 wt.%;
M元素为Ag,Ca,Sn,Si,Sr元素中的一种,其中Ag:0.1~5.0wt.%,Ca:0.1~5.0wt.%,Sn:0.1~5.0wt.%,Si:0.1~5.0wt.%,Sr:0.1~5.0wt.%;
余量为Mg,Ni和Cu的含量大于M所代表的元素含量;
当M元素为Ag时,Mg-Ni-Cu系合金中除双相组织外还形成Mg4Ag相;当M元素为Ca时,Mg-Ni-Cu系合金中除双相组织外还形成Mg2Ca相;当M为元素Sn时,Mg-Ni-Cu系合金中除双相组织外还形成Mg2Sn相;当M为元素Si时,Mg-Ni-Cu系合金中除双相组织外还形成Mg2Si相;当M为元素Sr时,Mg-Ni-Cu系合金中除双相组织外还形成Mg17Sr12相;Mg-Ni-Cu系合金中添加M元素形成的不同第二相均能有效阻碍位错运动,产生强化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3622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