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网球肘人机工程鼠标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36470.4 | 申请日: | 2020-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63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天星;王俊翔;彭武茂;周仁杰;宋贵申;刘权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354 | 分类号: | G06F3/0354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华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0 | 代理人: | 李林合 |
地址: | 61003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球肘 人机 工程 鼠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网球肘人机工程鼠标,涉及鼠标技术领域,包括:鼠标底座以及鼠标球体,鼠标球体通过转轴机构转动设置在鼠标底座上,鼠标底座和鼠标球体中分别设有底座电路板和球体电路板,鼠标球体上设有鼠标滚轮,鼠标滚轮与球体电路板连接,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鼠标无法任意调整角度、适用性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鼠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网球肘人机工程鼠标。
背景技术
传统的普通光电鼠标使用的时候,由于人的手、腕和臂处于一种强迫的位置,而不是功能的自然位置,不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由于肌肉的紧张,骨骼交又压迫血管神经,极容易疲劳,从而引发网球肘。
现有一些新型鼠标,如:侧立式鼠标、立握两用鼠标、立式鼠标以及与其相匹配的鼠标垫等,这些鼠标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鼠标和手腕之间的角度,从而降低手腕疲劳,但是这些鼠标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结构固定、握姿唯一,无法因人而异灵活调整鼠标握姿角度,鼠标需要与配套的鼠标垫一起使用,结构复杂,使用麻烦,即使有的鼠标具有多种握姿,但是仍然不足以满足不同人的握姿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网球肘人机工程鼠标,以解决现有鼠标无法任意调整角度、适用性低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网球肘人机工程鼠标,包括:鼠标底座以及鼠标球体,鼠标球体通过转轴机构转动设置在鼠标底座上,鼠标底座和鼠标球体中分别设有底座电路板和球体电路板,鼠标球体上设有鼠标滚轮,鼠标滚轮与球体电路板连接。
该鼠标设有鼠标底座和鼠标球体,鼠标底座放置在桌面上,与电脑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鼠标球体用于人体把握,鼠标底座和鼠标球体中分别设有底座电路板与球体电路板,从而使鼠标底座和鼠标球体实现功能配合,完成鼠标操作;鼠标球体通过转轴机构设置在鼠标底座上,从而可以通过转轴机构调整鼠标球体与鼠标底座的角度,由于转轴可以实现周向360°旋转,因此,可以实现手腕和鼠标任意角度调节。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转轴机构包括:固定轴以及转动设置在固定轴上的套筒,固定轴设置在鼠标底座上,套筒设置在鼠标球体上,固定轴和套筒之间设有定位锁紧组件。
转轴机构设有固定轴以及转动设置在固定轴外的套筒,套筒与鼠标球体连接并转动设置在固定轴上,固定轴固定设置在鼠标底座上,从而可以使套筒绕固定轴转动从而调整鼠标球体与鼠标底座的角度,也就是可以调整手腕把握鼠标的角度,并且套筒和固定轴之间还设有定位锁紧组件,当鼠标球体调整到合适位置后可以将鼠标球体锁紧固定。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定位锁紧组件包括:沿固定轴轴向设置的多组定位珠组件,每组定位珠组件包括:沿固定轴的周向设置的多个弹簧以及设置在弹簧远离固定轴一端的定位珠,固定轴上设有与弹簧对应设置的放置槽,弹簧设置在放置槽中,放置槽的宽度与定位珠的外径相等;套筒的内径和固定轴的外径相匹配,套筒的内壁上设有多组与定位珠相匹配的凹槽,每组凹槽包括多个在周向设置的圆弧凹槽。
定位锁紧组件采用定位珠结构,沿固定轴的周向设置多个定位珠,并且定位珠通过弹簧设置在固定轴的放置槽中,套筒内壁上设有与定位珠相匹配的圆弧凹槽,当用力转动套筒时,套筒挤压定位珠,由于定位珠下端设有弹簧,则定位珠压缩弹簧,使定位珠进入固定轴的放置槽中,从而使套筒沿固定轴周向转动,当转动到合适位置时,不再用力转动套筒,定位珠与套筒内壁上的圆弧凹槽对应,则弹簧伸长将定位珠挤入圆弧凹槽中,从而对套筒定位,避免套筒继续沿周向转动,此时即可正常使用鼠标。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多个圆弧凹槽沿套筒的周向连续或者间隔设置一周。
圆弧凹槽设置的弧度可以决定鼠标球体的角度调整范围,圆弧凹槽连续设置或者间隔设置以及间隔间距可以确定调整鼠标角度的精度,圆弧凹槽的间距越小,其角度调整精度越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364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