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壳体的加工方法及其校直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36845.7 | 申请日: | 202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11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穆仁强;陈小威;杨德松;陈封印;张广;王相波;旦其江;陈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精立航太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1D3/00;B21D3/14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张显琴 |
地址: | 563000 贵州省遵义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壳体 加工 方法 及其 校直模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航空航天制造技术领域中一种壳体的加工方法,包括备料,按照产品标准准备铝型材;铣工:铣出产品外形;校正:采用校直模装置校正产品,校直模装置包括校直模和上压板,校直模的中部贯通有与产品的外形和尺寸一致的过孔,上压板的底部设有插入过孔的凸块,将已经铣出产品外形的半成品插入到过孔中,再将上压板的凸块对准半成品下压,使半成品通过过孔从校直模的另一端出来;数铣,采用数控机床铣孔。本发明采用校直模装置校正铣出产品外形的半成品,将半成品校直后,可以有效的保证定位基准,最后再采用数控机床进行铣孔,减少了多次装夹的准备时间,极大的减少了生产成本,同时提高了成品的合格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航空航天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壳体的加工方法及其校直模装置,具体涉及的是口盖锁这一类该结构相似产品的加工方法以及用于该加工方法的校直模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飞机及其飞机发动机上用产品均趋于高精尖化,这些产品的精度要求很高,且要求质量一致性要好。
例如口盖锁这一类壳体产品,该壳体常用于飞机机身结构、舱门、底板等连接安装部位,产品在飞机上的使用量非常大,其加工要求如图1所示,具体加工方法包括:1.备料:按GBn222-1984备LY12-CZ铝型材;2.铣工:将图中L2铣到(L2+1)mm;3.钳工:去除铣后毛刺;4.冲切:冲切4-R5(分4次冲切);5.钳工:去除冲切毛刺;6.铣工:铣两端面,保证L2尺寸;7.钳工:挫修4-R5;8.铣工:铣槽保证D3尺寸,铣上表面保证d3尺寸及平面度0.05;9.钳工:去除铣后毛刺;10.钳工:钻6-d2孔,并去孔口毛刺;11.钳工:钻通孔2-d1(两侧),保证L8及L1尺寸,并去孔口毛刺;12.检验:按设计图纸检验所有尺寸,不允许有毛刺、锈蚀及划伤等机械缺陷。
由于该类壳体的材料采用的是铝合金型材,该型材易变形,且由于加工过程中需要多次定位装夹,加工时间也相应增加长,另外多次装夹定位基准不稳定也极易产生尺寸超差,导致产品报废。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加工时间短且可以提供稳定的定位基准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壳体的加工方法,包括备料,按照产品标准准备铝型材;铣工:铣出产品外形;还包括校正步骤和数铣步骤,校正时:采用校直模装置校正产品,所述校直模装置包括校直模和上压板,所述校直模的中部贯通有与产品的外形和尺寸一致的过孔,所述上压板的底部设有插入过孔的凸块,所述凸块的外形和尺寸与产品一致,将已经铣出产品外形的半成品插入到过孔中,再将上压板的凸块对准半成品,下压,使半成品通过过孔从校直模的另一端出来;数铣时,采用数控机床铣孔。
进一步的,铣工:铣出产品外形,包括铣L9、L2及4-R5尺寸;数铣时,铣d3上平面保证尺寸及平面度0.05;再铣D2尺寸保证D3尺寸;再铣下型腔保证尺寸D1、L7、L11及R4合格,最后钻d2孔保证尺寸L3及L4合格,去除每次铣后的毛刺。
其中下型腔为D1代表的长方形型腔。
本发明的一种壳体的加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备料:按GBn222-1984备LY12-CZ铝型材,型材尺寸L9已经成型完成;
2)锯床下料:将L2铣到(L2+1)mm;
3)数铣:装夹L9,铣L2及4-R5尺寸;
4)钳工:去除铣后毛刺;
5)校正:采用校直模装置校正产品,将已经铣出产品外形的半成品插入到过孔中,再将上压板的凸块对准半成品,下压,使半成品通过过孔从校直模的另一端出来;
6)数铣:铣d3上平面保证尺寸及平面度0.05;再铣D2尺寸保证D3尺寸;再铣下型腔保证尺寸D1、L7、L11及R4合格,最后钻d2孔保证尺寸L3及L4合格;
7)钳工:去除铣后所有毛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精立航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精立航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368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快充电路、带整流的CC检测模块和快充线
- 下一篇:一种输送方法及输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