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能公用基础设施走廊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37009.0 | 申请日: | 202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810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卢源;邵金雁;卢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午工程设计顾问(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00 | 分类号: | E01C1/00;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朱坤鹏;赵燕力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能 公用 基础设施 走廊 | ||
1.一种多能公用基础设施走廊,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能公用基础设施走廊包括多用途槽段(200)和多个标准段(100),相邻的两个标准段(100)首尾对应连接,相邻的标准段(100)与多用途槽段(200)首尾对应连接,标准段(100)内含有上下设置的标准段综合管廊仓区(110)和标准段行车隧道(120),标准段综合管廊仓区(110)含有从左向右依次设置的标准段左管廊仓(111)、标准段通风采光区(112)和标准段右管廊仓(113),标准段通风采光区(112)与标准段行车隧道(120)上下连通,标准段通风采光区(112)的顶部设有标准段透光板(1121);
多用途槽段(200)内含有上下设置的多用途槽段综合管廊仓区(210)和多用途槽段行车隧道(220),多用途槽段综合管廊仓区(210)含有从左向右依次设置的多用途槽段左管廊仓(211)、多用途槽段进出区(212)和多用途槽段右管廊仓(213),多用途槽段行车隧道(220)内含有从左向右依次设置的多用途槽段左行车道(221)、多用途槽段行人停留岛(222)和多用途槽段右行车道(223);
多用途槽段进出区(212)的上侧壁与多用途槽段进出区(212)的下侧壁之间设有中层通道(2121),多用途槽段进出区(212)的下侧壁与多用途槽段行人停留岛(222)之间设有下层通道(2122);
多用途槽段进出区(212)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均设有检修口(2123)和下通风口(2124),多用途槽段进出区(212)的上端位于地面(400)以上;
多用途槽段(200)还含有纵向通道(240),纵向通道(240)的下端与多用途槽段行车隧道(220)连通,纵向通道(240)的上端位于地面(400)以上,纵向通道(240)的上端设有通道透光板(231);
多用途槽段进出区(212)的顶部设有多用途槽段透光板(2125),多用途槽段行车隧道(220)的下方设有多用途槽段行人过街通道(230);
多用途槽段行人停留岛(222)与多用途槽段行人过街通道(230)之间设有底层通道;多用途槽段行人过街通道(230)的延伸方向与多用途槽段行车隧道(220)的延伸方向垂直;
所述多能公用基础设施走廊还包括多功能接口段(300),多功能接口段(300)与多用途槽段(200)连接,多功能接口段(300)的延伸方向与多用途槽段(200)的延伸方向垂直,多功能接口段(300)内含有上下设置的多功能接口段综合管廊仓区(310)和多功能接口段行车隧道(320),多功能接口段综合管廊仓区(310)与多用途槽段综合管廊仓区(210)连接,多功能接口段行车隧道(320)与多用途槽段行车隧道(220)连接;
多功能接口段行车隧道(320)的下方设有多功能接口段行人过街通道(330),多功能接口段行人过街通道(330)的延伸方向与多用途槽段行车隧道(220)的延伸方向垂直;
多功能接口段行人过街通道(330)与多用途槽段行人过街通道(230)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能公用基础设施走廊,其特征在于,标准段左管廊仓(111)的下侧壁与标准段行车隧道(120)的上侧壁共用,标准段右管廊仓(113)的下侧壁与标准段行车隧道(120)的上侧壁共用,标准段左管廊仓(111)的左侧壁位于标准段行车隧道(120)的左侧壁的右侧,标准段右管廊仓(113)的右侧壁位于标准段行车隧道(120)的右侧壁的左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能公用基础设施走廊,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能公用基础设施走廊还包括标准段左侧雨水管(114)和标准段左侧污水管(115),标准段左侧雨水管(114)和标准段左侧污水管(115)均位于标准段左管廊仓(111)的左侧壁的左侧外,标准段左侧雨水管(114)和标准段左侧污水管(115)均位于标准段行车隧道(120)的上侧壁的上方,标准段行车隧道(120)的下方设有标准段行人过街通道(1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午工程设计顾问(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午工程设计顾问(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3700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被动房的框架结构
- 下一篇:寻找目标设备的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