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配重调姿机构的水陆两栖无人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37159.1 | 申请日: | 202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99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丁玉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新气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U10/14 | 分类号: | B64U10/14;B64U20/30;B64U60/10;B64U60/20;B64C17/02;B64C25/56;B64U101/35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舟长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77 | 代理人: | 贾年龙 |
地址: | 550002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配重 机构 水陆 两栖 无人机 | ||
本发明公开了带有配重调姿机构的水陆两栖无人机,包括机架、无人机本体和螺旋叶轮,无人机本体设于机架的中心位置,螺旋叶轮转接于机架的顶端,螺旋叶轮分布于无人机本体的四周,螺旋叶轮与无人机本体电连接。水陆两栖无人机包括配重调姿机构和降落保护机构,配重调姿机构位于无人机本体的下方,降落保护机构的一端与机架相连,降落保护机构的另一端与配重调姿机构相连。配重调姿机构、降落保护机构与无人机本体之间电连接。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带有配重调姿机构的水陆两栖无人机,可通过配重作用调整无人机的飞行姿态,保证水陆两栖无人机按照既定路线的平稳运行;另外,不论降落地是水面还是陆地,可实时识别周边环境,达到平稳着陆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带有配重调姿机构的水陆两栖无人机。
背景技术
我国水资源丰富,但同时也在世界上的水流流失排名靠前。为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进行水环境监测是非常必要的且基础的工作,由于该工作费时费力且具有一定危险隐患。水陆两栖无人机凭借其优越特性脱颖而出,在水文监测领域的运用逐渐广泛,在水利管理上具体巨大的发展前景。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带有配重调姿机构的水陆两栖无人机,可通过配重作用调整无人机的飞行姿态,保证水陆两栖无人机按照既定路线的平稳运行;另外,不论降落地是水面还是陆地,可实时识别周边环境,达到平稳着陆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带有配重调姿机构的水陆两栖无人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带有配重调姿机构的水陆两栖无人机,包括机架、无人机本体和螺旋叶轮,无人机本体设于机架的中心位置,螺旋叶轮转接于机架的顶端,螺旋叶轮分布于无人机本体的四周,螺旋叶轮与无人机本体电连接。水陆两栖无人机包括配重调姿机构和降落保护机构。配重调姿机构位于无人机本体的下方。配重调姿机构设置的目的在于无人机本体飞行过程中发生偏移时,通过配重作用及时对其作出姿态调整,保证水陆两栖无人机按照既定路线的平稳运行。降落保护机构的一端与机架相连,降落保护机构的另一端与配重调姿机构相连。降落保护机构设置的目的在于:一是在水陆两栖无人机飞行与起降过程中,起到一定的减震缓冲作用;二是可根据不同的降落环境及时作出相应调整,达到平稳着陆的效果,避免无人机本体受到外界损害的情况发生。配重调姿机构、降落保护机构与无人机本体之间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配重调姿机构包括配重环、线圈球、连杆、配重块、第一弹性绳、第二弹性绳、接触片和滑块。配重环以水平方向设置,是配重调姿机构实现作用的基础框架。线圈球中空,线圈球活动且以对称穿设于配重环上。连杆的轴线与配重环的一条直径的位置相重合,连杆的两端分别与配重环的内圆侧壁相连,起到限定配重块的活动轨迹的作用。配重块活动穿设于连杆上,配重块带有磁性,且与通电后线圈球所产生的磁场相互排斥,旨在保持相对位置。第一弹性绳的两端分别线圈球相连,第二弹性绳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弹性绳的中点位置相连,第二弹性绳的另一端分别与配重块相连。第一弹性绳和第二弹性绳设置的目的在于将线圈球与配重块之间的运动相互联系起来,以此达到配重调姿的目的。配重环的内圆侧壁上设有接触片,接触片对称位于连杆的两侧,与配重块协同起到传递电信号的目的,使线圈球通电后产生磁场实现作用。滑块的一侧固定于配重环的外圆侧壁上,滑块位于连杆的长轴端的两侧,配重环通过滑块与降落保护机构滑动连接。滑块设置的目的在于实现配重环与降落保护机构之间的活动连接,使得配重调姿机构达到准确找到无人机本体的偏移方向,并及时作出调整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新气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新气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371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书刊扫描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莪术醇衍生物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