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路红外光谱分析法测量电缆湿度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37230.6 | 申请日: | 202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73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宏伟;王少华;王宇川;张海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保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3554 | 分类号: | G01N21/3554;G01N21/356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知星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68 | 代理人: | 艾变开 |
地址: | 100025 北京市朝阳区延静里中街3号院***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光谱分析 测量 电缆 湿度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路红外光谱分析法测量电缆内部湿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双路红外光照射测试材料的同一位置,测试反射光强,计算吸光度,根据吸光度‑湿度标准曲线的线性关系公式计算得到电缆内部湿度,所述测试材料是在疏水基材上包覆有吸水材料。本发明采用双光路的红外光进行湿度的检测,反应灵敏,采用高吸水的材料能够做到快速的水汽平衡,采用光缆进行吸光度的计算,方便快捷,便于实时监控电缆内部的含水量情况。本发明建立的湿度和吸光度之间线性关系优异,而且敏感型好,当采用氧化石墨烯作为吸水材料时,对湿度的变化的相应灵敏度为0.0065(吸光度)%‑1。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湿度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路红外光谱分析法测量电缆内部湿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电力大国,电缆是由一根或多根相互绝缘的导体外包绝缘层和保护层制成,用于将电力或信息从一处传递到另一处的导线。一般为架空电缆或者地下电缆。电缆对于防水防潮具有很高的要求,一旦电缆进水受潮后,在高压电磁场的作用下将会逐步形成水树枝放电,破坏主绝缘,直到击穿放电。因此,电缆施工敷设的质量保证对日后电缆可靠运行非常重要;电力电缆进水危害极大,可能导致严重的短路甚至火灾,给国民经济建设带来严重损失和安全隐患。在南方超温高湿的天气下,或者由于地下电缆埋于地下,潮气较重,电缆存放过久,因保存不当也会有水汽渗入电缆端头;特别是现代城市大型工程用电力电缆及高压电缆,大都采用地下敷设,需要经常穿越道路、桥梁和涵洞等;由于天气或其他原因,电缆沟内也时常积聚了许多的水,敷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电缆头浸在水中施工的情况;还如自然灾害条件下造成电缆端头进水时有发生,如暴雨、洪水或因地埋施工需穿管破损因管内有水及人的因素造成;因电缆头防护不当、包扎不严或破损而使水进入电缆;另外在牵引和穿管时,有时也会发生外护套甚至钢铠被刮坏现象,当使用机械牵引时,这种现象尤为突出。传统工况一般需要断电后对整段电路进行检测,且只能检测整条电缆电阻的变化来判断电缆是否进水,无法对设备电缆接头做到实时的检测和水分含量数值。同时,传统电阻法也无法确定进水部位,对电缆检修施工造成了极大了的困难。
CN210053192U公开了一种具有指示功能的柔性防火电缆终端,其是在靠近裸露缆芯处固定一侧链接透明盒体,盒体内放置吸水变色的干燥剂无水硫酸铜粉末。CN105575523A公开了一种防潮电缆,在抽气阀安装有沾水变色的试纸。CN207165258U公开了一种防水马达电源线,在内部设置有吸水变色的无水硫酸铜颗粒,通过外部透明的外绝缘套层进行观察,判断缆线内是否进水。但是采用试纸或者试剂的吸水变色材料,一方面材料的力学强度不够,容易取出测试,或者安装条件下发生损坏,不方便安装在电缆的内部。而且指示剂受到环境热的影响很大,分辨率低。更重要的是,简单将变色试纸或变色试剂放入电缆内部,会在较低的湿度环境下即发生变色,此时试剂还未达到电缆内部含水量的超标值,此时就地电缆进行检测或者更换,会导致极大的增加成本。因此,简单的将吸水变色材料直接放置电缆中,工艺上麻烦,而且对于判断电缆含水量是否超标可靠性不够,基于此,亟需开发一种能够有效测试电缆是否进水的材料,综合性优异,力学强度达标,制造方便,快速反应的材料。
申请人在前的专利CN202011001219.5公开了一种测试电缆是否进水的复合测试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是采用吸水树脂,聚氨酯丙烯酸树脂,无机显色剂,增塑剂,填料,阻燃剂为原料制备的复合测试材料,使用时观察材料是否变色来判断电缆内部是否进水,但是该专利的方法只能定性地分析电缆内部是否进水,而无法判断电缆内部湿度的具体情况。CN202011002738.3提出了一种透光率会岁湿度变化的复合材料,能够定量地通过透光率和湿度的标准曲线,测试材料的透光率即可计算得到湿度。在湿度25-70RH%的较宽范围内,透光率和湿度的线性关系良好。但是改材料反应不够灵敏,而且透光率的测试由于仪器精度,还不够灵敏,不能准确反应电缆内部的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保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电保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372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