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持肉苁蓉接种率稳定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37578.5 | 申请日: | 2020-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500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范敬龙;李丙文;李利;李生宇;王永东;王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2/00 | 分类号: | A01G22/00;A01G17/00;A01G7/06;A01G25/00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中科新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65106 | 代理人: | 张莉 |
地址: | 830011 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持 肉苁蓉 接种 稳定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持肉苁蓉接种率稳定的方法,该方法对寄生在梭梭上的荒漠肉苁蓉和寄生于柽柳上的管花肉苁蓉实行一是断主根的措施;二是勤灌少灌的灌溉制度,采用在接种前截断寄主主根的方法,同时结合勤灌少灌的灌溉管理模式,保持了人工种植肉苁蓉稳定的高接种率。该方法适用于干旱沙漠地区种植梭梭‑肉苁蓉和柽柳‑管花肉苁蓉。通过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可以极大提高上层寄主根系的分布数量,保持肉苁蓉较高又稳定的接种率,解决随寄主林的长大成熟而接种率显著下降的问题,从而保证人工种植肉苁蓉的稳产高产,效果显著。该方法进一步完善了肉苁蓉种植技术体系,为肉苁蓉的高产稳产提供技术保障,推动肉苁蓉种植产业的发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种植肉苁蓉的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保持肉苁蓉接种率稳定的方法。
背景技术
肉苁蓉指列当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针对当前肉苁蓉种植生产实践中出现的接种率和产量不稳定,以及随寄主长大成林,接种率显著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保持肉苁蓉接种率稳定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断主根;二是勤灌少灌的灌溉制度。通过本发明所述方法的实施,可以极大地改善寄主林上层根系的分布数量,保持肉苁蓉高且稳定的接种率,从而完善肉苁蓉种植技术体系。寄生在梭梭上的肉苁蓉和寄生于柽柳上的管花肉苁蓉,通过本发明所述方法,可以保证稳产高产,解决当前普遍出现的随寄主林的长大成熟而接种率显著下降的问题,为肉苁蓉的高产稳产提供技术保障,推动肉苁蓉种植产业的发展。本发明是在充分理解寄主梭梭和柽柳根系生长发育特性以及肉苁蓉接种机理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发明的方法,简单实用,效果显著,为干旱沙区肉苁蓉种植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保持肉苁蓉接种率稳定的方法,按下列步骤进行:
a、断主根:在接种肉苁蓉前,采取人工或机械的方式在50-60cm深度切断寄主主根,断根时间整个生长季节均可,对于新定植的寄主,在首次接种肉苁蓉并完成高产期的采收后,在复种或轮种前进行断主根作业,断根后即进行肉苁蓉的接种,或断根接种同步进行;对于成熟老林首次接种肉苁蓉,需要在接种前截断寄主主根;
b、勤灌少灌的灌溉制度:对寄主的灌溉采取比通常防护林灌溉模式缩小灌水周期,增加灌水次数,同时减少灌水定额。
步骤a中,在50-60cm深度,寄主只有一根明显主根,截断即可,有少数寄主主根在该50-60cm深度会形成2-3支分支,则需要在50-60cm深度全部截断,断根时要采取锋利器具,保持端口整齐,避免劈裂伤根。
步骤b中,具体的灌溉制度需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制定,在极端干旱的新疆南疆地区的沙土地,在生长旺季的夏季,灌水周期控制在15日以内,灌水定额20kg-30kg/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375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