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缆终端热状态智能诊断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37678.8 | 申请日: | 202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657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杨斌;徐小冰;郭浩然;周承科;周文俊;李根;谢诚;艾永恒;孙长群;毛永彬;陈阳;李福明;高鸣;高新昀;严一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武汉供电公司;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7/73;G06K9/62;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武汉谦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51 | 代理人: | 王力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终端 状态 智能 诊断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终端热状态智能诊断方法及系统,其方法包括标注巡检过程中拍摄的电缆终端的红外图像信息,并构建训练样本;构建Faster RCNN网络,并采用所述训练样本对所述Faster RCNN网络进行训练;将待检测的电缆终端的红外图像信息输入训练好的所述Faster RCNN网络进行识别和定位,得到目标诊断对象的类别和位置;根据预设的诊断标准对识别和定位处理后的目标诊断对象进行热状态诊断。本发明通过构建Faster RCNN网络,并利用训练好的Faster RCNN网络对待检测的电缆终端的红外图像信息进行自动识别和定位,完成热诊断,能够有效替代当前红外诊断中人工操作的部分,降低对人工处理与分析的依赖,大大提高了诊断效率,提高了诊断精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监测诊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缆终端热状态智能诊断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力电缆具有良好的电气性能与机械性能,同时还具备环境友好等优点,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电缆终端指用于连接电缆与其他电气设备的装置。受生产制造工艺以及需现场安装等影响,电缆终端成为电缆系统的薄弱环节。电缆终端是否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影响电缆系统的稳定性。
理论分析与实际检测结果均表明:存在缺陷的电缆终端温度通常高于正常状态下的电缆终端。因此,测量电缆终端的温度成为诊断其状态的有效手段。目前,红外热成像技术由于具有非接触、直观、不受高压电磁场影响、高效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缆巡检的温度测量中。
然而,目前针对电缆系统的红外巡检中,仍主要靠巡检人员人工进行红外图像的分析与所拍摄电缆终端的状态诊断。红外背景下电缆终端的状态诊断尚未实现智能化。
目前,国内针对电缆系统的红外诊断流程包括:巡检人员首先根据巡检周期定期拍摄电缆终端的红外图像;回到班组后将红外热像仪的图像上传,之后根据自身经验判断图像中是否存在异常发热区域;若存在异常发热区域,人为选取该区域作为过热区域,同时选取其他相中与该区域处于相同位置的部分作为参考区域;最后根据过热区域与参考区域的温度信息,基于相应的诊断标准,实现电缆终端的状态诊断。这样的诊断方式一方面由于拍摄的电缆终端红外图像数量巨大,全部依靠人工处理与分析效率较低;另一方面由于过分依赖人工经验,可能造成漏判或者误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缆终端热状态智能诊断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缆终端热状态智能诊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标注巡检过程中拍摄的电缆终端的红外图像信息,并构建训练样本;
S2:构建Faster RCNN网络,并采用所述训练样本对所述Faster RCNN网络进行训练;
S3:将待检测的电缆终端的目标红外图像信息输入训练好的所述Faster RCNN网络进行识别和定位,得到目标诊断对象的类别和位置;
S4:根据预设的诊断标准对识别和定位处理后的目标诊断对象进行热状态诊断,得到待检测电缆终端的热状态诊断结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电缆终端热状态智能诊断方法,通过构建FasterRCNN网络,并通过由采集的电缆终端的红外图像信息构建的训练样本进行训练,并利用训练好的Faster RCNN网络对待检测的电缆终端的目标红外图像信息进行自动识别和定位,完成热诊断,能够有效替代当前红外诊断中人工操作的部分,降低对人工处理与分析的依赖,大大提高了诊断效率,提高了诊断精确度,有效避免了人为诊断带来的偏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步骤S1中,所述标注巡检过程中拍摄的电缆终端的红外图像信息具体包括:
采集电缆终端的红外图像信息,并在所述红外图像信息中诊断对象所在位置处标注标注框,并输入标注框的名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武汉供电公司;武汉大学,未经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武汉供电公司;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376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