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农产品精深加工的大豆中的异黄酮的提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38626.2 | 申请日: | 2020-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59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甄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甄欢 |
主分类号: | C07D311/36 | 分类号: | C07D311/36;C07D311/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11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农产品 精深 加工 大豆 中的 异黄酮 提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农产品精深加工的大豆中的异黄酮的提取方法,包括S1、原料的准备工作,S11、准备一定量的大豆原料,然后通过筛选设备进行筛分,筛选出颗粒大小差不多的大豆原料,筛分好后通过清洗设备清洗干净,清洗好后通过干燥设备进行干燥,S2、豆粕产物处理工作,S3、提取操作步骤,S4、大豆异黄酮的纯化工作,S5、水洗工作,S6、含量的测定。该基于农产品精深加工的大豆中的异黄酮的提取方法,本提取方法中在纯化的最后一步骤中加入了活性炭过滤器进行二级过滤和反渗透设备进行三级过滤,由此不仅增加了过滤的步骤,还通过不同的过滤设备对物料进行过滤,进而不仅提高了过滤的质量,还提高了物料过滤后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产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农产品精深加工的大豆中的异黄酮的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产品的种植和开发也被不断的重视起来,通过对农产品的研发可提高农产品的抗虫性能和产量等,同时目前市场上也有对农产品进行加工的,将农产品加工成各种各样的食品,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同时市场上还有对农产品进行精深加工的,就是从农产品中提取出一些植物化学素来进行研究,比如从大豆中提取出异黄酮,大豆异黄酮可对心血管方面的疾病进行预防,同时还能防治女性的骨质疏松,因此在医学领域方面有极为重要的研究价值,故而市场上便有了大豆中的异黄酮的提取方法,市场上的大豆中的异黄酮的提取方法种类很多,但是在提取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
公告号为“CN102424674B”公开的专利名称为“一种提取制备大豆异黄酮提取物的方法”,解决了现有的提取方法和工艺会使用大量的有机溶剂,成本较高,还会造成溶剂残留的问题,不适用于保健品和食品添加剂的生产要求,不适合生产市场上需求的低纯度的大豆异黄酮产品,但是该提取方法在纯化的过程中过滤步骤单一,使得过滤效果较差,影响后期的水洗工作,使得水洗效果较差;
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农产品精深加工的大豆中的异黄酮的提取方法,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农产品精深加工的大豆中的异黄酮的提取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现有的提取方法在纯化的过程中过滤步骤单一,使得过滤效果较差,影响后期的水洗工作,使得水洗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农产品精深加工的大豆中的异黄酮的提取方法,所述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的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子步骤:
S11、准备一定量的大豆原料,然后通过筛选设备进行筛分,筛选出颗粒大小差不多的大豆原料,筛分好后通过清洗设备清洗干净,清洗好后通过干燥设备进行干燥;
S12、干燥结束后将大豆通过榨油设备进行榨油,通过榨油提取豆油后剩余一定量的残渣,这个残渣就是豆粕产物;
S13、接着将S12中得到的豆粕产物放置在容器内,以便于后期的使用;
S2、豆粕产物处理工作,包括以下子步骤:
S21、将S13中的容器内的豆粕产物拿取出一定的量,然后将拿取出的豆粕产物通过脱脂设备进行脱脂,来减少豆粕产物内的残油率,将豆粕产物的残油率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S22、接着将豆粕通过干燥设备进行干燥,干燥一段时间后,通过粉碎设备进行粉碎成豆粕粉;
S23、粉碎结束后,将豆粕粉进行筛分,以便于筛掉不合格的产品,然后将筛分后的得到的物料放置在器皿内进行备用;
S3、提取操作步骤,包括以下子步骤:
S31、将豆粕粉内加入含0.3-0.8mol/l的盐酸,再加入90%的乙醇溶液进行回流提取,然后通过搅拌装置进行搅拌混合,同时控制合适的温度;
S32、然后通过过滤装置对 上述液体进行过滤,将滤液进行收集;
S33、再将过滤后的滤液进行减压蒸发,从而将内部的乙醇进行回收,剩余的就是大豆异黄酮的粗水溶液了;
S4、大豆异黄酮的纯化工作,包括以下子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甄欢,未经甄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386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