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钟表用外装部件和钟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38947.2 | 申请日: | 2020-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75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小林笃志;三岛义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4B37/22 | 分类号: | G04B37/22;C22C38/22;C22C38/26;C22C38/20;C22C38/44;C22C38/48;C22C38/42;C22C38/04;C22C38/02;C23C8/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庆泽;邓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钟表 用外装 部件 | ||
1.一种钟表用外装部件,其由奥氏体化铁素体系不锈钢构成,与对钟表内部的空间和钟表外部的空间进行划分的密封部件抵接,所述奥氏体化铁素体系不锈钢具有由铁素体相构成的基部和由对所述铁素体相进行奥氏体化而成的奥氏体化相构成的表面层,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面层具有设置于面向所述钟表外部的空间的外侧表面的外侧表面层、以及设置于面向所述钟表内部的空间的内侧表面的内侧表面层,
所述内侧表面层的厚度比所述外侧表面层的厚度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钟表用外装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侧表面层的厚度为100μm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钟表用外装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侧表面层的厚度为100μm以上且600μm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钟表用外装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钟表用外装部件具有混合层,该混合层形成于所述基部与所述表面层之间,在该混合层中混合存在有所述铁素体相和所述奥氏体化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钟表用外装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部按照质量%含有Cr:18%~22%、Mo:1.3%~2.8%、Nb:0.05%~0.50%、Cu:0.1%~0.8%、Ni:小于0.5%、Mn:小于0.8%、Si:小于0.5%、P:小于0.10%、S:小于0.05%、N:小于0.05%、C:小于0.05%,余部由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钟表用外装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面层的氮的含量按照质量%为1.0%~1.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钟表用外装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钟表用外装部件经由所述密封部件而与背盖、表柄、按钮、传感器、防风玻璃和表圈中的至少一方卡合。
8.一种钟表用外装部件,其由奥氏体化铁素体系不锈钢构成,与对钟表内部的空间和钟表外部的空间进行划分的密封部件抵接,所述奥氏体化铁素体系不锈钢具有由铁素体相构成的基部和由对所述铁素体相进行奥氏体化而成的奥氏体化相构成的表面层,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面层具有设置于面向所述钟表外部的空间的外侧表面的外侧表面层,
在面向所述钟表内部的空间的内侧表面未设置所述表面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钟表用外装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侧表面层的厚度为100μm以上且600μm以下。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钟表用外装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钟表用外装部件具有混合层,该混合层形成于所述基部与所述表面层之间,在该混合层中混合存在有所述铁素体相和所述奥氏体化相。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钟表用外装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部按照质量%含有Cr:18%~22%、Mo:1.3%~2.8%、Nb:0.05%~0.50%、Cu:0.1%~0.8%、Ni:小于0.5%、Mn:小于0.8%、Si:小于0.5%、P:小于0.10%、S:小于0.05%、N:小于0.05%、C:小于0.05%,余部由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钟表用外装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面层的氮的含量按照质量%为1.0%~1.6%。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钟表用外装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钟表用外装部件经由所述密封部件而与背盖、表柄、按钮、传感器、防风玻璃和表圈中的至少一方卡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3894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偏差补偿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钟表用部件和电子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