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料高效节能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40009.6 | 申请日: | 202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06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田安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丰余纸业(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7/18 | 分类号: | B26D7/18;B26D7/00;B02C18/14;B02C18/18;B02C18/22;B30B9/16;B09B3/35;B09B3/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料 高效 节能 回收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废料高效节能回收系统,其包括废料输送带,废料输送带的输送末端依次设置有进料通道、收集通道、吸收口和吸收管道,吸收管道远离吸收口的一侧设置有负压吸收设备,收集通道内水平对称设置有两个螺旋输送杆,收集通道内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且两个螺旋输送杆的螺旋递送方向朝向吸收口,两螺旋输送杆均呈倾斜设置,且两螺旋输送杆之间依次形成有接料大间隙和挤压小间隙,收集通道内位于两个螺旋输送杆的上下两侧以及径向相远离的两侧均设置有阻挡壁。本申请利用两个螺旋输送杆,将任何面积的模切废料挤压揉作成团状,即可减小吸收口和吸收管道的口径,降低成本的同时,吸力更集中,吸收效率更高,且起到防堵塞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回收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废料高效节能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大众对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使用纸制的环保产品。在纸制品的生产制造中,需要使用各类制造设备,比如贴合、模切、印刷、堆垛设备等等。其中,在模切设备作业时,会产生大量的模切废料。
相关技术中,常常在模切设备的下方设置有废料传输带,且在废料传输带的输出末端设置有收集通道,收集通道的一侧开设有吸风口,吸风口上连接有吸收管道,该吸收管道的末端设置有负压吸收设备,对收集通道中的模切废料进行吸收收集。
然而,由于模切废料的面积各不相同,可能存在呈板型面积较大的模切废料和呈长条状面积较小的模切废料,又由于为保证及时对收集通道中的模切废料进行吸收,负压吸收设备则处于常开状态,且吸风口的口径不变,对于板型面积较大的模切废料可能导致吸风口堵塞,同时对于长条状的模切废料来说,采用相同功率进行负压吸收,较为耗能且回收效率不高,存在待改进之处。
发明内容
为了在节能的同时提高对废料的回收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废料高效节能回收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废料高效节能回收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废料高效节能回收系统,包括废料输送带,所述废料输送带的输送末端依次设置有相连通的进料通道、收集通道、吸收口和吸收管道,所述吸收管道远离吸收口的一侧设置有负压吸收设备,所述收集通道内水平对称设置有两个螺旋输送杆,所述收集通道内设置有用于驱动两个螺旋输送杆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且两所述螺旋输送杆的螺旋递送方向朝向吸收口,两所述螺旋输送杆均呈倾斜设置,且两所述螺旋输送杆之间沿指向吸收口的方向依次形成有接料大间隙和挤压小间隙,所述接料大间隙位于进料通道的下方,所述挤压小间隙与吸收口相连通,所述收集通道内位于两个螺旋输送杆的上下两侧以及径向相远离的两侧均设置有阻挡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使用中,利用废料输送带将模切机上掉落的模切废料输送至进料通道处,在重力作用下,各种面积不同的模切废料掉落在接料大间隙中,并在吸收口风力以及在两个第一驱动电机的运作下,模切废料被递送挤压小间隙中,使得无论任何面积的模切废料均被挤压揉作呈团状,进入至吸收口中并通过吸收管道进行收集回收,此时,吸收口的孔径不用过大,即吸收管道的孔径也可不用过大,降低成本的同时,吸力更集中,吸收效率更高,且利用两个螺旋输送杆进行递送,也可起到防堵塞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吸收管道与吸收口之间上下转动设置有两个切割辊,且所述吸收管道内设置有用于驱动两个切割辊转动的驱动组件,两所述切割辊之间形成有切割间隙,所述切割间隙与吸收口相连通,两所述切割辊上均间隔固定设置有切割刀盘,且两所述切割辊上的切割刀盘沿平行其转动轴线的方向呈交错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呈团状的模切废料从吸收口中进入切割间隙中,利用驱动组件驱动两个切割辊转动,利用切割刀盘对切割间隙中的模切废料,起到切割和递送进料的作用,使得模切废料在切割作业完成后,呈团状的模切废料被切割的更加细碎,且呈褶皱状,不易在吸收气流的作用下,贴合在吸收管道的内壁上,进一步防止吸收管道内堵塞。
优选的,所述吸收管道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螺旋导流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丰余纸业(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永丰余纸业(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400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废旧塑料膜回收的塑料制粒装置
- 下一篇:一种麻醉废气快速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