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容器化的持续集成的方法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40107.X | 申请日: | 202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6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张言;季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芯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8/71 | 分类号: | G06F8/71;G06F8/41;G06F11/36 |
代理公司: | 上海百一领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3 | 代理人: | 王奎宇;甘章乖 |
地址: | 200080 上海市虹***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容器 持续 集成 方法 设备 | ||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容器化的持续集成的方法及设备,本申请包括代码管理系统,其中,代码管理系统包括代码审核工具和应用容器引擎;其中,代码管理系统接收至少一个客户端发送的源代码,并对每个客户端对应的源代码进行管理和配置;通过代码审核工具分别对每个客户端对应的源代码进行审核,得到每个客户端对应的审核通过的源代码并提交至代码管理系统;在应用容器引擎中,对至少一个客户端对应的审核通过的源代码进行打包,得到至少一个客户端对应的代码包,实现了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全流程的打通,利用工具跑通基础编译、测试,然后通过代码审核工具对各个客户端对应的源代码进行审核,减少逻辑出错的可能性,从而进一步提升研发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容器化的持续集成的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持续集成技术的不断发展,软件的团队开发变得越来越普遍,持续集成可以让团队协作开发软件变得更加方便。但是,目前的持续集成还存在以下缺点:
1、编译麻烦,每次新加服务都要解决编译依赖、编译版本、编译本身的问题;2、现有技术中的集成方法,对于代码Code的管理、规范介绍比较少,没有统一的规范,不够通用;3、持续集成后的相关代码,部署问题还是比较多,主要存在版本问题、服务器本地链接库等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容器化的持续集成的方法及设备,以实现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全流程的打通,利用工具跑通基础的编译、单元测试,然后通过对代码的审核,减少逻辑出错的可能性,从而进一步提升研发的效率。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容器化的持续集成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代码管理系统,其中,所述代码管理系统包括代码审核工具和应用容器引擎;其中,
所述代码管理系统接收至少一个客户端发送的源代码,并对每个所述客户端对应的源代码进行管理和配置;
通过所述代码审核工具分别对每个所述客户端对应的源代码进行审核,得到每个所述客户端对应的审核通过的源代码并提交至所述代码管理系统;
在所述应用容器引擎中,对所述至少一个所述客户端对应的审核通过的源代码进行打包,得到所述至少一个客户端对应的代码包。
进一步地,上述一种基于容器化的持续集成的方法中,其中,所述客户端对应的源代码由所述客户端进行代码编写、代码编译以及单元测试后得到。
进一步地,上述一种基于容器化的持续集成的方法中,所述通过所述代码审核工具分别对每个所述客户端对应的源代码进行审核,得到每个所述客户端对应的审核通过的源代码,包括:
所述通过所述代码审核工具分别对每个所述客户端对应的源代码进行风格检查和逻辑检查,得到每个所述客户端对应的审核通过的源代码。
进一步地,上述一种基于容器化的持续集成的方法中,所述代码管理系统为GitLab管理系统。
进一步地,上述一种基于容器化的持续集成的方法中,所述在所述应用容器引擎中,对所述至少一个所述客户端对应的审核通过的源代码进行打包,得到所述至少一个客户端对应的代码包,包括:
在所述应用容器引擎中,采用所述GitLab管理系统中的运行环境,对所述至少一个所述客户端对应的审核通过的源代码进行打包,得到所述至少一个客户端对应的代码包。
进一步地,上述一种基于容器化的持续集成的方法中,其中,所述代码审核工具分别对每个所述客户端对应的源代码进行审核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客户端对应的未审核通过的源代码返回至所述客户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芯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芯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401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