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智能驱动装置的变形机翼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40677.9 | 申请日: | 202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06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聂旭涛;蔡清青;高鑫宇;陈万华;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及测试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C3/44 | 分类号: | B64C3/4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王丹 |
地址: | 6219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智能 驱动 装置 变形 机翼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驱动装置的变形机翼。该变形机翼的骨架包括从前至后顺序排列的机翼前缘、中隔板、后隔板和尾翼;机翼前缘与中隔板之间的前形状记忆合金驱动装置构成机翼的下表面Ⅰ,机翼前缘与中隔板的上方覆盖的蒙皮Ⅰ构成机翼的上表面Ⅰ;中隔板和后隔板之间的后形状记忆合金驱动装置构成机翼的下表面Ⅱ,中隔板和后隔板的上方覆盖的蒙皮Ⅱ构成机翼的上表面Ⅱ;机翼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光滑过渡;变形机翼上表面和变形机翼下表面在尾翼的后缘相交;尾翼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安装上、下压电智能驱动装置。该变形机翼具有结构紧凑、驱动元件少、驱动能力大、变形翼面连续的优点,可以推广应用于机翼弯度变形的结构设计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风洞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智能驱动装置的变形机翼。
背景技术
机翼飞行过程中弯度变化将带来升力、阻力的变化,根据飞行阶段的不同改变机翼弯度将有利于提高机翼飞行效率,到达增升减阻的目的。
目前,用于机翼弯度变形的装置较多,但是各有优劣,在变形范围、机构重量、机构效率等方面难以到达尽善尽美。现有机翼弯度变形装置主要采用电机驱动,带动连杆、滑块等装置进行平移、旋转运动,由于机翼内空间狭窄,其驱动元件性能往往受限,且机构只能根据机翼形状进行扁平布置,传动性能普遍较差,另外机构运动过程中各组件位置通常发生变化,机翼整体重心变化较大,影响机翼结构特性。
当前,亟需发展一种基于智能驱动装置的变形机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智能驱动装置的变形机翼。
本发明的基于智能驱动装置的变形机翼,其特点是,所述的变形机翼的骨架包括从前至后顺序排列的机翼前缘、中隔板、后隔板和尾翼;机翼前缘与中隔板之间固定安装有前形状记忆合金驱动装置,前形状记忆合金驱动装置的下表面构成机翼的下表面Ⅰ,机翼前缘与中隔板的上方覆盖有蒙皮Ⅰ,蒙皮Ⅰ构成机翼的上表面Ⅰ;中隔板和后隔板之间固定安装有后形状记忆合金驱动装置,后形状记忆合金驱动装置的下表面构成机翼的下表面Ⅱ,中隔板和后隔板的上方覆盖有蒙皮Ⅱ,蒙皮Ⅱ构成机翼的上表面Ⅱ;机翼前缘上表面、上表面Ⅰ、上表面Ⅱ和尾翼的上表面光滑过渡,形成变形机翼上表面;机翼前缘下表面、下表面Ⅰ、下表面Ⅱ和尾翼的下表面光滑过渡,形成变形机翼下表面;变形机翼上表面和变形机翼下表面在尾翼的后缘相交;
尾翼的上表面安装有上压电智能驱动装置,尾翼的下表面安装有下压电智能驱动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前形状记忆合金驱动装置和后形状记忆合金驱动装置的结构相同,均包括从上至下顺序排列的形状记忆合金板、加热层和偏置层。
进一步地,所述的形状记忆合金板的材质为单程形状记忆合金;加热层的材质为电加热材料;偏置层的材质为弹性金属。
进一步地,所述的前形状记忆合金驱动装置安装方式为前形状记忆合金驱动装置的前、后两端通过螺钉分别固定在机翼前缘和中隔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后形状记忆合金驱动装置安装方式为后形状记忆合金驱动装置的前、后两端通过螺钉分别固定在中隔板和后隔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压电智能驱动装置和下压电智能驱动装置的安装方式为粘贴。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压电智能驱动装置和下压电智能驱动装置分别施加相反的正弦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及测试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及测试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406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雨伞即时除水装置
- 下一篇:多个基因在肝癌诊断中的联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