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资源再生用含铜废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42158.6 | 申请日: | 2020-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36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邱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菲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0 | 分类号: | C02F9/00;C02F1/00;C02F1/04;C02F103/16 |
代理公司: | 广东金泰智汇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1 | 代理人: | 于红琴 |
地址: | 3644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资源 再生 用含铜 废水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资源再生用含铜废水处理装置。本发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工作效率较高且能够降低成本的资源再生用含铜废水处理装置。一种资源再生用含铜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有:底板和搅拌组件,底板上设有搅拌组件;手动加药组件,搅拌组件上设有手动加药组件。本发明通过减速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带动第一转轴转动,进而使搅拌叶片转动,从而对废水进行充分搅拌,使得废水与化学药剂混合并发生化学反应,达到了自动搅拌的效果,通过凸轮与活塞杆配合,凸轮转动使活塞杆在活塞缸内向下滑动,继而使药筒内的药物流入废水中,如此达到了自动加药的效果,操作简单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资源再生用含铜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含铜电镀废水处理方式采用在废水中加入生石灰调节pH值至碱性,形成含铜的沉淀,然后再将污水加入絮凝剂和混凝剂后排入沉淀池中进行沉淀分离,上层清液再进行其它处理以去除有机污染物,下层污泥排出后进行压滤,压滤后的干污泥再委托专门的企业进行污泥处理,此过程步骤繁琐,效率低下,且人工成本和污泥后续处理等成本很高。
专利申请CN104556510B,公开日为2016.06.08,公开了一种含铜废水回收处理系统及含铜废水回收处理方法,包括有废水收集装置、双氧水储存装置、紫外辐照装置、酸碱调节装置、无机陶瓷膜过滤装置、清水储存装置和酸化装置等,通过在无机陶瓷膜装置过滤前利用紫外辐照装置对含铜废水进行讲解处理,清水储存装置储存的清液可以直接排放,酸化装置处理后得到硫酸铜,可以直接作为电镀过程再利用或者作为其它化工原料使用,处理废水后无有毒有害固体废弃物产生,降低了污染物的排放,然而该装置结构复杂,需要较高的生产成本。
因此,亟需研发一种操作简单、工作效率较高且能够降低成本的资源再生用含铜废水处理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传统废水处理方式操作复杂、效率较低且成本较高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工作效率较高且能够降低成本的资源再生用含铜废水处理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资源再生用含铜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有:
搅拌组件,底板上设有搅拌组件;
手动加药组件,搅拌组件上设有手动加药组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搅拌组件包括有:
减速电机,底板上中部安装有减速电机;
第一转轴,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一转轴;
立柱,底板上设有三根立柱;
第一水槽,三根立柱顶部连接有第一水槽,第一水槽与第一转轴转动式连接;
搅拌叶片,第一转轴上设有两块搅拌叶片,搅拌叶片与第一水槽配合。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手动加药组件包括有:
支撑板,第一水槽上设有两块支撑板;
药筒,两块支撑板顶部均设有药筒;
第一软管,两根药筒与第一水槽之间均连接有第一软管;
活塞缸,第一水槽上设有两个活塞缸;
活塞杆,活塞缸顶部内侧滑动式设有活塞杆;
弹簧,活塞杆上绕有弹簧,弹簧顶部与活塞杆连接,弹簧底部与活塞缸连接;
第二软管,两个活塞缸底部与药筒之间均连接有第二软管。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第一支撑架和进水组件,地面上设有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靠近底板;
进水组件包括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菲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菲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421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