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季戊四醇三烯丙基醚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42196.1 | 申请日: | 2020-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798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善炯;金一丰;张美军;张静;高洪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皇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皇马尚宜新材料有限公司;浙江绿科安化学有限公司;浙江皇马特种表面活性剂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41/16 | 分类号: | C07C41/16;C07C41/38;C07C43/17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牛丽霞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季戊四醇三烯 丙基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季戊四醇三烯丙基醚的制备方法,包括:S1、将季戊四醇单烯丙基醚和氢氧化钠投入反应釜,升温,进行脱气、脱水反应,反应时间为3‑7小时,然后向反应釜内缓慢加入烯丙基氯,保温反应3‑6小时;S2、降温至35℃以下,将与所述S1中的氢氧化钠等物质的量的氯化钠加水配置成氯化钠饱和溶液,静置分层,排去下层水溶液,留上层半成品季戊四醇二烯丙基醚;S3、向所述半成品中加入氢氧化钠,重复S1和S2的步骤,得到季戊四醇三烯丙基醚粗品。本发明的工艺不需要相转移催化剂,节约了成本;氢氧化钠及烯丙基氯的投料比较现有的工艺有较大的减小,平均反应一个羟基过量2.5%;投料减小,副产物减少,不需要精馏,可直接后处理,进一步节约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季戊四醇三烯丙基醚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季戊四醇烯丙基醚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工中间体,常作为交联剂用于制取丙烯酸类聚合物型增稠剂和高吸水性树脂,还应用于不饱和聚酯、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UV固化树脂等聚合物的合成中,使聚合物具有自干性。
目前报道的季戊四醇烯丙基醚的制备方法主要以威廉姆逊(Willamson)合成法为基础。公开号为JP63162640的日本专利使用分批加入碱金属氢氧化物水溶液的方法制备季戊四醇烯丙基醚,但是由于季戊四醇的钠盐与烯丙基氯接触不充分,产物收率低,生产成本高;美国专利US3428693公开使用大量二甲亚砜作为溶剂,最终得到的产品三醚含量低,而且由于使用了大量的有机溶剂,后处理困难;公开号为CN 1944502A的中国专利采用加压装置使醚化反应在0.2MPa下进行,设备投资较大、反应转化率不高,而且所使用的相转移催化剂为PEG200-PEG1000,此类催化剂会与原料发生反应,降低收率;中国专利CN 101200413公开选用季铵盐作为相转移催化剂,但季铵盐类相转移催化剂价格较高,用量较大,使用季铵盐一方面不利于相转移催化剂的回收利用,另一方面分解后会有部分残留在产品内,让产品质量受到影响。
以上所涉及的季戊四醇烯丙基醚的制备方法存在生产过程步骤多、能耗大、原料利用不完全,相转移催化剂成本高、不易回收、产品转化率低、色度高、杂质多、三醚含量低的缺点,无法满足不饱和树脂行业对高质量交联剂的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季戊四醇三烯丙基醚新的合成工艺,此工艺不需要相转移催化剂,减小了部分原料投料比,反应副产物减少,无需精馏,可直接后处理,节约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季戊四醇三烯丙基醚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季戊四醇单烯丙基醚和氢氧化钠投入反应釜,升温,当反应釜内温度达到90-120℃之间时保持该温度,进行脱气、脱水反应,反应时间为3-7小时,然后向反应釜内缓慢滴加烯丙基氯,反应时间为2-4小时,滴加结束后,在90-120℃温度范围内,保温反应3-6小时;
S2、降温至35℃以下,将与所述S1中的氢氧化钠等物质的量的氯化钠加水配置成氯化钠饱和溶液,静置,直至上层半成品与下层盐水完全分离,排去下层水溶液,留上层半成品季戊四醇二烯丙基醚;
S3、向所述半成品中加入氢氧化钠,在90-120℃温度范围内,脱气、脱水反应时间为3-7小时,然后向反应釜内滴加烯丙基氯,于90-120℃温度范围内缓慢加入烯丙基氯,滴加反应时间为2-4小时,结束后,保温反应;
S4、降温至35℃以下,将与所述S3中的氢氧化钠等物质的量的氯化钠加水配置成氯化钠饱和溶液,静置分层,分去下层水溶液,得到季戊四醇三烯丙基醚粗品。
所述S1的反应方程式为:本发明的反应方程式为:
所述S3的反应方程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皇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皇马尚宜新材料有限公司;浙江绿科安化学有限公司;浙江皇马特种表面活性剂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皇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皇马尚宜新材料有限公司;浙江绿科安化学有限公司;浙江皇马特种表面活性剂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421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势密码图案解锁的防盗系统
- 下一篇:颈部超声成像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