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低噪音摩擦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42678.7 | 申请日: | 2020-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21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冯晓;孙烨大;蔡晓洋;俞勇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安耐特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3/00 | 分类号: | C08L63/00;C08K13/04;C08K7/06;C08K3/34;C08K3/08;C08K7/24;C08K3/04;C08K3/24;F16D6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杨采良 |
地址: | 3114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噪音 摩擦 材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低噪音摩擦材料,由以下按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30‑70份环氧树脂原料颗粒、15‑20份碳纤维、10‑30份焦粉、1‑5份碳化硅、15‑30份铝粉、8‑20份活性炭、5‑10份鳞片石墨、5‑10份钛酸钾、20‑40份碳纳米管。本发明通过对环氧树脂进行改性处理,提高环氧树脂的抗压强度提高材料的使用性能,而通过在材料加工过程中,添加特定配比分量的碳纳米管,使其与材料本身充分融合,使材料具有良好的强度、弹性、抗疲劳性,以及较低的磨损率,同时,极大地提高了材料本身的耐热性,保证了材料在摩擦升温后仍旧可以保持良好的耐摩擦性能,而利用碳纳米管本身的特性,也可以极大地降低产品在摩擦时产生的噪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摩擦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低噪音摩擦材料。
背景技术
摩擦材料是一种应用在动力机械上,依靠摩擦作用来执行制动和传动功能的部件材料,它主要包括制动器衬片(刹车片)和离合器面片(离合器片),刹车片用于制动,离合器片用于传动,任何机械设备与运动的各种车辆都必须要有制动或传动装置,摩擦材料是这种制动或传动装置上的关键性部件,它最主要的功能是通过摩擦来吸收或传递动力,如离合器片传递动力,制动片吸收动能,它们使机械设备与各种机动车辆能够安全可靠地工作,所以说摩擦材料是一种应用广泛又甚关键地材料,而现有的摩擦材料,本身强度以及耐热性能较差,在摩擦生热的作用下使材料本身升温后导致其本身性能降低,且由于摩擦材料中复合的其他材料较多,在实际使用时会产生较大噪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强度低噪音摩擦材料,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低噪音摩擦材料,由以下按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30-70份环氧树脂原料颗粒、15-20份碳纤维、10-30份焦粉、1-5份碳化硅、15-30份铝粉、8-20份活性炭、5-10份鳞片石墨、5-10份钛酸钾、20-40份碳纳米管。
一种高强度低噪音摩擦材料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环氧树脂原料颗粒预先投入至混练机中,温度设置在40-60℃,持续搅拌10-20min,随后向混练机中加入碳纤维、碳化硅、铝粉、钛酸钾、焦粉、活性炭,再持续搅拌20-30min;
步骤二、将混炼机混合好的材料排出,并将材料投入至反应釜中,向反应釜中投入有机溶剂,使混合材料完全浸至有机溶剂之中,启动搅拌器对材料进行混合,持续10-12h后,向反应釜中再投入鳞片石墨和碳纳米管,继续搅拌8-10h后,材料与有机溶剂充分反应融合,形成黏稠状材料;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得到的黏稠状材料,投入至加热炉中,加热温度设置在90-120℃,保温1-2h后,即可将材料取出,在加热的过程中,对材料进行不断搅拌,避免材料冷却成型;
步骤四、将材料引入至相应的材料成型注塑模具中,将材料加热至180℃进行快速高压注塑成型并固化,固化后,将材料取出,放置一段时间,进行时效处理;
步骤五、将时效处理后的成型材料,投入至加热炉中加热,温度设定在120℃,保温20-30min后,关闭加热炉,待炉温冷却至常温后,取出产品,检验合格后,即可包装入库。
优选的,所述碳纳米管选用单壁碳纳米管。
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使用的有机溶剂选用乙醇溶液或丙酮溶液的其中一种。
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注塑成型加工时外界压力为12-18MPa,固化时间为30min分钟。
优选的,所述步骤五中的时效处理至少为10h。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安耐特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安耐特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426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