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声结构及吸声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42711.6 | 申请日: | 2020-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98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栋;黄唯纯;解龙翔;颜学俊;钟雨豪;钱斯文;卢明辉;刘乐;马仁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光声超构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G10K11/172 | 分类号: | G10K11/17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宋永慧 |
地址: | 210046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声 结构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吸声结构及吸声装置。吸声结构包括呈蜂窝状的亥姆霍兹共振器阵列,其中,每个亥姆霍兹共振器包括:罩壳,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一侧开设有微孔;以及插管,设于罩壳内部,与第一侧连接并向第二侧延伸,插管与微孔共轴,且插管的孔径与微孔的孔径相等;各罩壳的第一侧共同形成吸声结构的声波射入面,且在预设频段内,亥姆霍兹共振器阵列的整体声阻抗与空气的声阻抗相匹配。上述吸声结构可在低频段实现较佳的吸声效果,并可节省空间,降低制备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声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吸声结构及吸声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吸声材料包括多孔吸声材料。多孔吸声材料的吸声机理:当声波入射到多孔吸声材料时,引起孔隙中的空气振动。由于摩擦和空气的粘滞阻力,使一部分声能转变成热能。此外,孔隙中的空气与孔壁、纤维之间的热传导,也会引起热损失,使声能衰减。多孔吸声材料对中高频有很好的吸声特性,吸声系数随声频率的增高而增大,吸声系数α在500Hz以上可达到0.5~0.9。
然而,传统的多孔吸声材料受制于自身的物理性质,厚度最少是声波的四分之一。若使用多孔吸声材料进行低频噪声的消除,所需的厚度也会较大,进而导致成本大大增加。例如,针对50Hz以下频段的噪声,多孔吸声材料的厚度至少要有1.5m。
除此之外,根据制备材料的不同,传统的多孔吸声材料还具有以下缺点:
(1)塑料泡沫类多孔材料易老化,无法在户外环境使用;
(2)玻璃或岩石纤维类多孔材料在户外条件下易粉化失效,且易产生致癌碎屑物质;
(3)发泡类多孔材料在现场施工阶段,会释放有毒气体。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多孔吸声材料低频消声成本高、寿命短、制备过程容易污染环境危害健康的问题,提供一种改进的吸声结构。
一种吸声结构,包括亥姆霍兹共振器阵列,其中,每个所述亥姆霍兹共振器包括:
罩壳,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开设有微孔;以及,
插管,设于所述罩壳内部,与所述第一侧连接并向所述第二侧延伸,所述插管与所述微孔共轴,且所述插管的孔径与所述微孔的孔径相等;
各所述罩壳的第一侧共同形成所述吸声结构的声波射入面,且在预设频段内,所述亥姆霍兹共振器阵列的整体声阻抗与空气的声阻抗相匹配。
上述吸声结构,通过使亥姆霍兹共振器阵列的整体声阻抗与空气的声阻抗相匹配,有利于具备较大的吸声系数,进而在低频段实现较佳的吸声效果;并且,在相同低频吸声频段下,上述吸声结构所需的安装空间小,布置该类吸声结构时,无需另外布置空腔结构,可大大节省空间,降低制备成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亥姆霍兹共振器的微孔孔径不全相同;和/或,各所述亥姆霍兹共振器的插管长度不全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亥姆霍兹共振器的微孔孔径各不相同;和/或,各所述亥姆霍兹共振器的插管长度各不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罩壳的第一侧位于同一面内,且所述亥姆霍兹共振器阵列的整体声阻抗Z满足:其中,ZHH表示所述亥姆霍兹共振器的声阻抗,n表示所述亥姆霍兹共振器的序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亥姆霍兹共振器的声阻抗ZHH满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光声超构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光声超构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427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