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酯纤维棉模塑成型加工方法及加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42735.1 | 申请日: | 2020-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595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杨远涛;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赛乐福(连云港)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51/08 | 分类号: | B29C51/08;B29C51/42;B29C51/44;B29C5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宫建华 |
地址: | 222100 江苏省连云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酯纤维 塑成 加工 方法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酯纤维棉模塑成型加工方法及加工设备,涉及聚酯纤维制备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板、气缸、控制器、电热风机和第一控制阀,所述支撑板的顶部中端处连接有Z形板,所述Z形板的顶部横向部位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聚酯纤维棉模塑成型的上模具,所述上模具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用于进气的软管,所述软管的外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出气管,所述第一出气管与电热风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电热风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中间管,本发明一次成型,无需将合成纤维预热到半熔融状态后放入预热的模具中,缩短了作业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酯纤维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聚酯纤维棉模塑成型加工方法及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聚氨酯发泡塑料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相比于其它发泡塑料,其制备工艺非常适合于模塑成型,因此广泛应用于车辆座椅、高档沙发填充物。但随着人们对安全、环境方面关注度的不断提高,VOC释放水平较高、阻燃性能不佳、透气性差等缺点逐渐暴露,找到一款合适的材料替换聚氨酯发泡势在必行。
合成纤维无纺棉传统上多作为保温、消音、过滤材料使用,合成纤维工业水平的不断提升,赋予无纺棉更佳的性能,低VOC、阻燃、透气性能优异等渐渐凸显,开始进入居家生活领域,如床垫、沙发垫等。
合成纤维无纺棉用作座椅填充物的方案在安全、环保等方面优势明显,材料成本也有优势,迎合家居填充而开发的高回弹合成纤维丝,在物理性能和舒适性上也可以匹敌聚氨酯泡沫,但生产成型却成为的难题:现有的生产工艺下,无纺棉只能是卷材或者片材(如图),座椅则是三维的不规则形状(如图)。因此出现行业呼声很高,但实际进展缓慢的窘状。现有的成型方案是将多层裁片叠放在加热的模具中,然后上下模压合,加热无纺棉纤维到半熔融状态,使各层裁片融合在一起,然后模具冷却定型。定型时存在以下缺点:
需要将合成纤维预热到半熔融状态后放入预热的模具中,增加了作业时间差;
受工艺限制,裁片填充模具环节时间有限,因此裁片数量要少,填铺操作不能过于复杂,只能生产造型简单的产品,这也是阻碍合成纤维无纺棉大规模应用到车辆座椅的重要因素;
因此提出一种聚酯纤维棉模塑成型加工方法及加工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酯纤维棉模塑成型加工方法及加工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聚酯纤维棉模塑成型加工设备,包括支撑板、气缸、控制器、电热风机和第一控制阀,所述支撑板的顶部中端处连接有Z形板,所述Z形板的顶部横向部位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聚酯纤维棉模塑成型的上模具,所述上模具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用于进气的软管,所述软管的外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出气管,所述第一出气管与电热风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电热风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中间管,所述第一中间管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三控制阀,所述第一中间管的进气管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中间管,所述第二中间管的固定安装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二中间管的进气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圆锥,所述第二中间管的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中间管的进气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圆锥;
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外沿处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和轴承,所述轴承的内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圆环,所述圆环的外壁均匀开设有涡轮槽,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有涡轮,且涡轮和涡轮槽配合使用,所述圆环的顶部沿着圆周方向均匀固定连接有倒T形板,所述倒T形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用于聚酯纤维棉模塑成型的下模具,所述下模具开设有用于出气的热气出气管,所述热气出气管的顶部连接有第二出气管,所述第二出气管固定安装有第二控制阀,所述热气出气管的外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圆锥,所述第一圆锥和第二圆锥配合使用;
所述上模具的成型槽顶面和下模具的成型槽底面均匀用于气孔流动气孔,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均开设有空槽,所述下模具通过空槽与软管相通,所述下模具通过空槽与热气出气管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赛乐福(连云港)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赛乐福(连云港)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427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声结构及吸声装置
- 下一篇:一种铅蓄电池的制备方法及铅蓄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