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贵金属回收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43008.7 | 申请日: | 2020-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079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夏天华;严金土;王添火;雷孝进;王秋娟;廖秀煌 | 申请(专利权)人: | 逸辰环保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22B7/00;C22B11/00;C22B3/42;C02F103/16 |
代理公司: | 厦门律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5 | 代理人: | 张辉;李增进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火炬高新区(翔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贵金属 回收 系统 方法 | ||
1.一种贵金属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砂滤池、超滤膜系统、离子交换系统、除盐系统、处理池、过滤器、贵金属提纯系统、以及回用水箱;
所述砂滤池的出水端与超滤膜系统连接,所述超滤膜系统的透析液出口与离子交换系统连接,所述离子交换系统的产水出口与除盐系统连接;
所述离子交换系统的浓水出口与处理池连接,处理池与过滤器连接,过滤器的出水通过管道回流至处理池;
处理池的出水口与贵金属提纯系统连接;
所述除盐系统的淡水出口和所述贵金属提纯系统的至少一个出水端与回用水箱连接;
所述超滤膜系统的超滤膜组件包括膜壳、端盖、端封、多个中空纤维束、布气盘、第一曝气管、第二曝气管、进气管、进液管、透析液出口、以及浓缩液出口;
膜壳的底部固定连通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外接曝气设备,布气盘固定于所述膜壳内部的底壁且与进气管连通,所述布气盘的顶部固定连通有第一曝气管和多个第二曝气管,所述第一曝气管位于所述布气盘的中心位置,多个所述第二曝气管环绕所述第一曝气管周向设置;
每个中空纤维束均包括多根中空纤维膜丝和一个束膜套,多根中空纤维膜丝的上部均固定于束膜套,每个中空纤维束的多根中空纤维膜丝均环绕一个第二曝气管周向设置,每根中空纤维膜丝的顶端均为开口端,每根中空纤维膜丝的底端均为封闭端;
所述端封设置在所述膜壳内部的上方,所述端盖可拆卸连接在所述膜壳的上部,所述进液管固定于所述端盖,所述进液管的顶端位于所述端盖的外部,所述进液管的底端穿过所述端封与膜壳内部连通,端盖与端封之间形成出液腔;
多个所述束膜套均固定于所述端封,多个中空纤维束环绕所述第一曝气管周向设置,每根所述中空纤维膜丝均与所述出液腔连通;
所述端盖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出液腔连通的透析液出口,所述膜壳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与所述膜壳的内部连通的浓缩液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贵金属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曝气管的内径是所述第二曝气管的内径的1.8-2.2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贵金属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膜壳外侧壁的上部具有外螺纹,所述端盖内侧壁的下部具有内螺纹,外螺纹与内螺纹螺纹配合,所述端盖的内侧壁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内螺纹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贵金属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膜壳的顶部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端封的外侧壁与所述环形槽的侧壁连接,所述端封的部分底壁与所述环形槽的底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贵金属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离子交换系统为连续离子交换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贵金属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离子交换系统采用的树脂为IDA螯合树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贵金属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除盐系统为阴阳离子交换系统或反渗透系统。
8.一种贵金属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贵金属回收系统进行处理,包括:
将废水送入砂滤池进行处理,砂滤池处理出水送入超滤膜系统进行处理,超滤膜系统处理得到的透析液送入离子交换系统进行处理,离子交换系统处理产生的产水送入除盐系统进行除盐,将除盐系统处理产生的淡水送至回用水箱,将离子交换系统处理产生的浓水送入处理池内,往处理池内加入COD消解剂,并加热,经过过滤器循环过滤后,处理池出水进入贵金属提纯系统进行贵金属的提纯回收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贵金属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
离子交换系统处理产生的浓水的贵金属含量为30-40g/L;
加热温度为60℃-70℃。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贵金属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贵金属提纯系统为旋流电解系统或TVR蒸发系统;
当采用旋流电解进行提纯处理时,贵金属沉积析出,出水回用至回用水箱;
当采用TVR蒸发提纯处理时,冷凝水回用至回用水箱,浓缩液回用至镀槽,浓缩液中的贵金属含量为200-300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逸辰环保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未经逸辰环保科技(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4300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