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43051.3 | 申请日: | 202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943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日野辰郎;江头康平;松永慎弥;早坂康宏;村田宪弘;长谷川和哉;伊藤克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3/12 | 分类号: | H02K3/12;H02K3/2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韩俊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电机 | ||
一种旋转电机,能在轴向和径向上使旋转电机小型化。第一内周侧末端具有第一导体露出部,第二内周侧末端具有与第一导体露出部相对的第二导体露出部,第一导体露出部和第二导体露出部中的、彼此相对的部分即相对部沿径向延伸,第一导体露出部和第二导体露出部的相对部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比第一外周侧末端和第二外周侧末端更靠径向上的内侧处。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包括多个线圈的旋转电机。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一种包括定子铁芯和分布卷绕的多个线圈的旋转电机,上述定子铁芯的多个切槽沿周向排列,多个上述线圈设置于定子铁芯。多个线圈包括在周向上彼此相邻且彼此电连接的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第一线圈具有第一外周侧末端,上述第一外周侧末端在切槽的径向上从外侧的区域沿轴向突出。第二线圈具有第二内周侧末端,上述第二内周侧末端在切槽的径向上从内侧的区域沿轴向突出。第一外周侧末端和第二内周侧末端相互从同一个切槽沿轴向突出。第一外周侧末端和第二内周侧末端中的每一个具有彼此相对的导体露出部。第一外周侧末端的导体露出部和第二内周侧末端的导体露出部彼此接合。第一外周侧末端的导体露出部和第二内周侧末端的导体露出部中的、彼此相对的部分即相对部沿径向延伸。由此,能在轴向上使旋转电机小型化(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586969号公报
然而,第一外周侧末端和第二内周侧末端的相对部整体配置在比第一外周侧末端中的、除了导体露出部之外的部分更靠径向上的外侧处。由此,存在径向上会使旋转电机大型化这样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公开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电机,能在轴向和径向上使旋转电机小型化。
本公开的旋转电机包括:电枢铁芯,所述电枢铁芯的多个切槽沿周向排列;以及分布卷绕的多个线圈,多个所述线圈设置于电枢铁芯,多个线圈包括:多个第一线圈,多个所述第一线圈具有第一外周侧末端和第一内周侧末端,所述第一外周侧末端从切槽的径向上的外侧的区域朝轴向突出,所述第一内周侧末端从相对于第一外周侧末端突出的切槽在周向上的一侧分开的切槽的、在径向上的内侧的区域,朝轴向突出;以及多个第二线圈,多个所述第二线圈具有第二外周侧末端和第二内周侧末端,所述第二外周侧末端从切槽的径向上的外侧的区域朝轴向突出,所述第二内周侧末端从相对于第二外周侧末端突出的切槽在周向上的一侧分开的切槽的、在径向上的内侧的区域,朝轴向突出,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以使第一外周侧末端和第二内周侧末端相互从同一个切槽突出且使第一内周侧末端和第二外周侧末端相互从同一个切槽突出的方式,沿周向交替地排列配置,第一内周侧末端具有第一导体露出部,第二内周侧末端具有与第一导体露出部相对的第二导体露出部,第一导体露出部和第二导体露出部中的、彼此相对的部分即相对部沿径向延伸,相对部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比第一外周侧末端和第二外周侧末端更靠径向上的内侧处。
根据本公开的旋转电机,能在轴向和径向上使旋转电机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图1的定子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图1的旋转电机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图3的线圈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图1的线圈的接线图。
图6是表示第一线圈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第二线圈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图2的多个线圈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定子铁芯安装于图9的多个线圈的状态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430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转电机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铝制翅片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