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黑茶雕刻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43070.6 | 申请日: | 2020-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447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郑东;詹三良;胡婷;潘海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市天方茶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08;A23F3/12;B44C1/22 |
代理公司: | 芜湖众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8 | 代理人: | 曹宏筠 |
地址: | 245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雕刻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黑茶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黑茶雕刻的制作方法,其包括采摘、杀青、揉捻、一次发酵、首轮烘干、入库回潮、切茶、筛选、拼配、二次发酵、次轮烘干、压合、末轮烘干、雕刻、打磨这些步骤。本发明在黑茶原有可长期存放的基础上,结合雕刻工艺,让黑茶具有收藏价值,使得黑茶不仅用于茶饮品,还兼具了新的艺术收藏价值,开拓了茶叶在工美术品领域的新市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黑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黑茶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黑茶,因成品茶的外观呈黑色,故得名,黑茶属于六大茶类之一,属后发酵茶,主产区为广西、四川、云南、湖北、湖南、陕西和安徽等地,传统黑茶采用的黑毛茶原料成熟度较高,是压制紧压茶的主要原料。
目前,黑茶的成品茶多为块状,尤其以圆饼或砖块状居多。
随着茶文化的发展,茶叶已经不仅仅作为茶饮而被市场需求了。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黑茶雕刻的制作方法,其在黑茶原有可长期存放的基础上,结合雕刻工艺,让黑茶具有收藏价值,使得黑茶不仅用于茶饮品,还兼具了新的艺术收藏价值,开拓了茶叶在工美术品领域的新市场。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实用性强等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黑茶雕刻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采摘:选择一芽三到四叶的夏秋茶,采摘得到鲜叶;
步骤(2)杀青:将采摘来的鲜叶进行杀青处理,杀青时温度控制在200-400℃,至含水率降至65%-70%;
步骤(3)揉捻:将杀青后的茶叶揉捻2-3分钟,揉捻过程中加压两次,至出茶汁;
步骤(4)一次发酵:将揉捻后的茶叶放入常温室内渥堆并盖油布进行发酵,常温室内的温度为20-30℃,发酵时长12小时,期间等时间间隔匀堆翻叶三次,并控制茶叶中心温度在50℃以下;发酵至茶叶呈黄褐色;
步骤(5)、首轮烘干:将发酵后的茶叶用链式烘干机烘干,烘干温度控制在180-200℃,至茶叶含水率降至10%以内;
步骤(6)入库回潮:将烘干后的茶叶入库常温放置一年,室内的湿度控制在60%以下;
步骤(7)切茶:将入库回潮后的茶叶切成2-4cm长度;
步骤(8)筛选:对经切茶工序后的茶叶进行筛选,将茶梗筛出,使得叶和梗分离;
步骤(9)拼配:将筛选得到的叶和梗按照比例混合均匀,按照重量计,其中叶占70-80%,梗占20-30%;
步骤(10)二次发酵:将拼后的茶叶进仓发酵,采用常温渥堆盖油布发酵的方式,加水发酵12小时,其中常温指室内的温度为20-30℃,同时控制控制茶叶中心温度在50℃以下;
步骤(11)次轮烘干:将发酵后的茶叶用烘干机烘干至含水率降至10%以内,烘干温度180-200℃;然后进仓放置1-2个月回潮;
步骤(12)压合:将次轮烘干回潮后的茶叶用水蒸气蒸软,含水率升至60-70%,然后马上送入模具压成粗胚;
步骤(13)末轮烘干:将压合而成的粗胚放入烘房烘干,至含水率降至10%以内;
步骤(14)雕刻:将末轮烘干的粗胚用雕刻机雕刻至所需的形状及图案,得到半成品黑茶茶雕。
步骤(15)打磨:用细砂纸将半成品黑茶茶雕表面打磨光滑,制得成品黑茶茶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市天方茶叶有限公司,未经黄山市天方茶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430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有机肥撒肥机
- 下一篇:一种车载编码器与车轮固定通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