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丙烷脱氢制丙烯的复合型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43360.0 | 申请日: | 202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185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赵银峰;刘中民;于政锡;袁翠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J29/85 | 分类号: | B01J29/85;B01J29/76;C07C5/333;C07C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周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0 | 代理人: | 杨晓云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丙烷 脱氢 丙烯 复合型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丙烷脱氢制丙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含有丙烷的原料气通过反应器,与复合型催化剂接触反应,生成丙烯;
所述复合型催化剂包括脱氢催化剂和转化氢气催化剂;
以所述复合型催化剂为计算基准,所述脱氢催化剂的质量分数为x,转化氢气催化剂的质量分数为y;
x=10~90%,y=10~90%,x+y=1;
所述脱氢催化剂为aPt-bSn-cA/Al2O3;
其中,a=0.1~2%,b=0.5~3%,c=0.1~1%;
A为碱金属元素中的至少一种;
a、b、c分别代表Pt元素、Sn元素、碱金属元素在所述脱氢催化剂上的负载量,以Al2O3为计算基准;
所述转化氢气催化剂为nM/Z;其中,M为过渡金属的氧化物;Z为微孔材料;所述微孔材料的孔道尺寸不大于4埃;
n=1~5%;n代表M在所述转化氢气催化剂的负载量,以微孔材料为计算基准;
所述负载量均以质量分数计;
所述过渡金属选自Fe、Cu、Co、Ni、V、Cr、Mn和Mo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微孔材料选自分子筛;
所述分子筛选自3A、4A、AlPO-18、SAPO-18、AlPO-34、SAPO-34分子筛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复合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含有Pt元素、Sn元素和碱金属元素A的溶液浸渍在Al2O3上,干燥,焙烧,得到脱氢催化剂aPt-bSn-cA/Al2O3;
2)将含有过渡金属的溶液浸渍在微孔材料上,干燥,焙烧,得到nM/Z;
3)将上述脱氢催化剂aPt-bSn-cA/Al2O3和转化氢气催化剂nM/Z按照比例将两者混合得到所述复合型催化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丙烷脱氢制丙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和2)中的浸渍独立地选自等体积浸渍法和真空浸渍法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丙烷脱氢制丙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和2)中干燥的条件独立地为:干燥温度为50~200℃,干燥时间为4~20小时;
步骤1)和2)中焙烧的条件独立地为:焙烧温度为300~700℃,焙烧时间为4~20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反应的条件为:反应温度530~630℃,反应压力为0.05~0.15MPa,反应空速为200~600 L Kg-1 h-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温度580~600℃,反应压力为0.07~0.12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4336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