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基坑内取土的快速拼装平台及成套施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43652.4 | 申请日: | 202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22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郭佳嘉;张国浩;李坚;张生军;夏欢;孙成;刘亚西;王猛;张紫君;马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3/413 | 分类号: | E02F3/413;E02D17/00;B66C13/0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永生 |
地址: | 241009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基坑 内取土 快速 拼装 平台 成套 施工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基坑内取土的快速拼装平台,包括装载车作业平台和抓斗式起重机工作平台,所述装载车作业平台和抓斗式起重机工作平台结构相同,均包括组合梁板和楔形块以及用于设置在基坑顶部帽梁上的底座,所述组合梁板的一端设在底座上,组合梁板的另一端设有地面便道上,所述楔形块设在地面便道上与组合梁板的另一端贴合设置。还包括卸土导向结构,所述卸土导向结构对应装载车作业平台设置,所述卸土导向结构包括立柱结构和设在立柱结构上的卸料斗,卸料斗上设有用于土通过的底口,底口尺寸小于装载车车厢平面尺寸,底口高度高于装载车车厢顶面高度。极大地提高了作业效率,能有效防止抓斗卸土装车时将土散落在车厢外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基坑内取土的快速拼装平台及成套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悬索桥重力式锚碇基础作为悬索桥的重要承重结构,它由地下连续墙、帽梁、内衬、底板、填芯、隔舱和顶板组成,锚碇基础施工则是在地下连续墙和帽梁施工完成后,采用逆作法进行基坑开挖,开挖一层土施工一层内衬,而后再进行底板、填芯、隔舱和顶板的施工。
目前基坑取土主要理由以下四种设备进行,分别为履带式起重机取土、门式起重机取土、伸缩臂式挖掘机取土以及抓斗式起重机取土。
采用履带式起重机取土虽然单斗方量大,但需要在便道上设置临时堆存区域,容易产生大量扬尘,不环保;临时堆存的土再通过挖机倒运至装载车上,施工投入的机械设备较多、取土到卸土中间增加了倒运环节,工效较低,并且履带式起重机的设备租赁价格高,不经济。
采用门式起重机取土虽然单斗方量大,但卷扬机易损坏、设备安装后不能移动,为避免空间立体交叉作业,消除施工安全隐患,取土过程受到其正下方内衬施工工作界面的影响不得不暂停作业,设备工效较低、租赁价格高,不经济。
采用伸缩臂式挖掘机和抓斗式起重机取土虽然起降速度快,工效高、单斗取土可直接装车,施工场地清洁环保,设备自身可以移动,但是均存在以下局限性:(1)由于设备臂长较短,为发挥设备的取土能力,取土设备需要尽量靠近基坑边缘;(2)取土时间受装载车停车就位装土的平面位置影响较大。
上述四种工艺的取土时间均由抓斗下落时间、抓斗提升时间、吊臂旋转时间和抓斗卸车时间组成。其中抓斗下落时间、抓斗提升时间和抓斗卸车时间是相对固定的,而吊臂旋转时间则与装载车的平面位置有很大关系。
经过类似工程的实际调研和按表计量,单斗土方从取土到将土卸至装载车上的整个时间如下:
表1四种取土设备工效统计表(第二层内衬位置)
若该层基坑开挖土方量为10000m3,则将该层土取土完成,履带式起重机用时215h;门起重机用时195h;伸缩臂式挖掘机用时(135°情况下为114h、90°情况下为100h);抓斗式起重机用时(135°情况下为128h、90°情况下为108h)。由此可得出以下两个结论:
(1)四种常规工艺下伸缩臂挖掘机工效最高,其次为抓斗式起重机,二者工效已十分接近;(2)将吊臂转身角度由135°调整至90°后,工效能提高18%。
另外,采用伸缩臂式挖掘机的设备取土深度较浅,目前该种设备市场上最大取土深度不超过45m,且单价较抓斗式起重机要高。
综合上述四种传统基坑取土的方式可见:若能做到取土设备在任何情况下都能靠近基坑边缘、装载车停车装土的平面位置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取土设备工效的前提下,从施工场地清洁环保、施工效率、设备机动灵活性、取土深度和经济性的角度来看,采用抓斗式起重机取土是最优方案。但抓斗式起重机取土方式依然存在上述局限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基坑内取土的快速拼装平台及成套施工工艺,以达到极大地提高了作业效率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436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