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车联雾计算的“通信-计算”一体化资源分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43742.3 | 申请日: | 202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843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黄俊;梁志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4/44 | 分类号: | H04W4/44;H04W24/02;H04W24/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065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车联雾 计算 通信 一体化 资源 分配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车联雾计算的“通信‑计算”一体化资源分配,属于车辆计算资源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车辆信息和雾节点信息;S2、建立任务模型;S3、计算雾节点执行任务的稳定度;S4、任务计算模型;S5、将稳定性影响因子与任务执行时延相结合。传统的单小区资源分配策略中一般只是单纯的考虑任务执行的时延,而本发明中提出了一种“稳定度‑时延”联合分配策略,新增了任务稳定度这一指标,并将其转化为稳定度影响因子与任务执行时延相结合,使得最终的分配结果更加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计算资源领域,涉及一种面向车联雾计算的“通信-计算”一体化资源分配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云计算凭借其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方面,终端设备的爆炸式增长让云计算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另一方面,终端用户之间较大的通信距离,云计算集中式地处理大量数据的模式需要面对网络拥塞、较大的网络延迟以及较高的运营成本等问题。对于一些时延敏感的应用,需要一种新的体系结构快速响应底层设备的需求。
2011年,思科公司首次提出了雾计算的概念,在用户和云服务层之间增加一个雾层,利用距离用户较近的雾层中的设备提供有弹性的计算资源。雾计算靠近终端用户、拥有稠密的地理分布,支持移动性、低延迟性、位置感知、异构性,包括终端用户设备、接入设备、智能路由、交换机等都可以成为雾设备(节点)。
雾计算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是雾计算在车联网领域应用的难题。近年来,随着智能车的不断发展以及先进车辆应用的出现,在满足车辆通信和计算需求方面的挑战日益突出。但是如果没有强大的通信和计算能力支持,各种车辆应用和服务仍将处于概念阶段,不能在日常生活中付诸实践。因此,这个问题亟待解决。现有的解决方案(例如蜂窝网络、路边单元(RSU)和移动云计算)并不完美,因为它们高度依赖额外基础设施并会承担高额的部署成本。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面向车联雾计算的“通信-计算”一体化资源分配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面向车联雾计算的“通信-计算”一体化资源分配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车辆信息和雾节点信息;
S2、建立任务模型;
S3、计算雾节点执行任务的稳定度;
S4、建立任务计算模型;
S5、将稳定性影响因子与任务执行时延相结合。
可选地,步骤S1具体为:
设卸载到路侧单元RSU执行任务,根据香农公式,车辆上行的传输速率可以表示为
其中,B为无线信道的带宽,Pi代表智能车辆用于上传数据的传输功率,gi则代表智能车辆i与基站之间的信道增益,N0为白高斯噪声方差。
可选地,步骤S2具体为:
系统中的每一个车辆都产生了计算密集型任务,设智能车辆i对应的任务Ai用以下数组来表示
其中,表示应用的数据量;Si表示CPU处理该应用需要的周期数;表示该应用的到达时间。
可选地,S3具体为
通过雾节点的信誉度对其执行任务的所述稳定度进行量化,雾节点的信誉度使用以下公式进行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邮电大学,未经重庆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437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