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逆变型除颤脉冲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44031.8 | 申请日: | 202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868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单纯玉;李萍;仲贝贝;潘凌;汤师婷;李小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健康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N1/39 | 分类号: | A61N1/39 |
代理公司: | 上海得民颂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79 | 代理人: | 张素华 |
地址: | 201318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型 脉冲 发生器 | ||
本发明涉及逆变型除颤脉冲发生器,低压储能模块,低压储能模块依次连接高频变换器、整流滤波器、电极,高频变换器的数量为一个以上(当大于等于两个时,串联设置);本发明利用高频变换技术将心脏除颤器自身的储能装置中的能量直接产生高压大功率除颤脉冲,无高压电容、即时输出除颤脉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利用高频变换技术将心脏除颤器自身的储能装置中的能量直接产生高压大功率除颤脉冲,无高压电容、即时输出除颤脉冲的逆变型除颤脉冲发生器。
背景技术
心室颤动是指心室发生无序的激动,致使心室规律有序的激动和舒缩功能消失,其均为功能性心脏骤停(SCA)。这意味着人的心脏已经停止泵血,是致死性心律失常。心室颤动是心脏电活动极度混乱的表现,一般很难自行终止。除颤是指通过一定能量的电脉冲使所有心肌细胞同时除极,然后同时复极,从而抑制抑制异位兴奋,消除折返折返途径,使心脏回复窦性节律。国际标准《GB9706.8-2009》将心脏除颤器定义为通过将电极将电脉冲施加于患者的皮肤(体外电极)或暴露的心脏(体内电极),用来对心脏进行除颤的医用电气设备。《JJF 1149-2014心脏除颤器校准规范》心脏除颤器描述为利用自身的储能装置产生高达几千伏、能量可控的瞬间高压电脉冲,通过电极向患者释放,以消除某些心律紊乱,是患者回复正常窦性心律的仪器。
临床研究证明,电击是目前临床可以终止室颤的唯一有效方法。期除颤是治疗室颤的决定因素,心脏骤停发生1分钟内进行除颤,存活率90%;3分钟内除颤存活率70~80%;5分钟内除颤存活率降到50%左右;7分钟内除颤存活率约为30%;超过10分钟,患者几乎没有生存机会。《JJF 1149-2014心脏除颤器校准规范》要求手动除颤器的充电时间应不大于20s,自动除颤器的充电时间应不大于35s。这不仅会错过抢救病人的黄金时刻,也浪费电池中的能量。
1962年末,伯纳德·劳恩发明了直流除颤器并成功用于临床,而且这种直流除颤方法一直沿用到现在。这种方法是先用直流电流对电容充电,达到较高的电压后再通过电极在病人的胸部快速放电。人体经胸阻抗约50Ω,电压为2KV脉冲电流强度40A,脉冲功率为80kW持续时间10ms。目前,决大多数除颤器都采用这种慢充(20s)快放(10ms)的方法来产生高压电脉冲。
这种方法有主要缺点包括:1.每次除颤都需要对电容进行充电。这不仅会错过抢救病人的黄金时刻,也浪费电池中的能量。2.释放效率低,释放效率是指释放能量和储存能量之比。由于电感内阻导线电阻的存在,大多数除颤器的释放效率在50%~80%之间。
需要一种利用高频变换技术将心脏除颤器自身的储能装置中的能量直接产生高压大功率除颤脉冲,无高压电容、即时输出除颤脉冲的逆变型除颤脉冲发生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高频变换技术将心脏除颤器自身的储能装置中的能量直接产生高压大功率除颤脉冲,无高压电容、即时输出除颤脉冲的逆变型除颤脉冲发生器。
逆变型除颤脉冲发生器,包括:
低压储能模块,所述低压储能模块依次连接高频变换器、整流滤波器、电极,所述高频变换器的数量为一个以上(当大于等于两个时,串联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健康医学院,未经上海健康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440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