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家禽育种选种系统及选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44172.X | 申请日: | 202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681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周迪;李俊;赵忠海;李辉;李波;陈光侯;蒋桂荣;李建伟;沈银;姚敏;任丽群;陈昌雪;龙清孟;王钦;李平;刘虓;沈力;严兴烨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种畜禽种质测定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A01K35/00;A01K45/00;A01K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赵浩竹 |
地址: | 5500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家禽 育种 选种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家禽育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家禽育种选种系统及选种方法,所述基于物联网的家禽育种选种系统包括:家禽标识模块、家禽体征检测模块、家禽喂养检测模块、环境数据监测模块、产蛋频率监测模块、种蛋特征检测模块、服务器模块、信息提取和预处理模块、中央处理和控制模块、等级评价模块和选种决策模块。本发明利用物联网技术,构建家禽育种选种系统,通过对家禽进行标识编号,通过各种不同功能的传感器对家禽的生长体征、生长环境进行实时监测,以及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协助获得育种选种所需要的海量基础数据,提高育种过程数据收集的效率及准确性,并能随时收集企业育种决策分析所需要的种禽育种的过程数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家禽育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家禽育种选种系统及选种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优良品种是发展现代畜牧业、提高畜禽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最重要物质基础之一,提高家畜禽生产水平的关键因素是品种。我国是畜牧业生产和畜产品消费大国,但家禽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强,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培育家禽良种的能力不强。目前,在我国畜牧业生产中所使用的当家品种都是国外现代商用品种,每年都要花大量的外汇从国外引进家禽良种。在国内,既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又有重大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家禽商用品种民族品牌很少甚至没有。国外畜牧业发达国家目前在左右或甚至垄断我国畜牧业及市场的发展方向。
欧美等畜牧业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家禽商业育种,经他们高强度选育出的高产专门化品种已成为世界畜牧生产的主要品种,这些高产专门化品种均以快长或高产型为主,能大幅提高畜牧业产量和效率,适合于资金、技术密集型的集约化经营,非常适应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环境和畜牧市场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产品消费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对动物性食品的需求由数量型向质量型方向转变,而且对动物性食品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国外这些单一化品种并不能满足这种需要。而我国许多地方家禽品种不仅有肉质好、风味独特、成熟早等优良特性,且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和抗逆性,非常适合消费者需求。但是,目前传统常规家禽育种选种过程中,家禽育种选种系统主要依靠人手完成,根本无法保证及时性和准确性,从而导致育种选种系统的数据不可靠,无法很好地完成科学家禽育种选种。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
(1)现有育种选种过程中种禽个体数据的采集实时性较差,无法满足数据准确性要求。
(2)现有育种选种过程中种禽个体数据的采集频率过低,样本数据过少,无法满足科学育种选种需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家禽育种选种系统及选种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家禽育种选种方法,所述基于物联网的家禽育种选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需要进行育种选种的家禽进行分组饲养,通过家禽标识模块利用电子识别标签将不同养殖笼内的家禽进行编号,将编号信息和家禽的初始体征数据写入RFID射频识别标签,将RFID射频识别标签佩戴在家禽体表,并将RFID射频识别读写器与后端控制器相连;
步骤二,通过RFID射频识别读写器向RFID射频识别标签发出响应请求,然后等待RFID射频识别标签的响应;RFID射频识别标签接收到请求信息,在所属段对应的响应时隙进行响应,RFID射频识别读写器接收到响应信息后,将接收结果传回后端控制器,对家禽进行标识编号;
步骤三,通过家禽体征检测模块中多种不同功能的传感器对家禽的体征数据进行检测采集,通过家禽喂养检测模块对家禽的喂食重量和频率进行检测,通过环境数据监测模块中的多种不同功能的环境检测传感器对家禽所处的生长环境的各项数据进行采集,并将各种采集数据存储到网络服务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种畜禽种质测定中心,未经贵州省种畜禽种质测定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441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