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骨髓液代谢组学研究酒精性骨重构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44459.2 | 申请日: | 202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09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2/46 | 分类号: | A61F2/46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范琳 |
地址: | 15004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骨髓 代谢 研究 酒精性 骨重构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骨重构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基于骨髓液代谢组学研究酒精性骨重构的方法,骨重构的步骤包括:步骤一:对患者患有恶性肿瘤的腿部进行CT拍片,以此确定肿瘤附着在骨头上的范围;步骤二:使患者平躺在病床上,然后剖开患者腿部有肿瘤部分,接着通过切断设备切下有肿瘤部分的骨头;步骤三:通过钻孔设备在切断后的两节骨头外侧钻定位孔,本发明中,通过对切除的骨头进行浸泡灭瘤处理,然后将其重新复位,配合骨髓液的自主代谢和定位机构的辅助支撑挤压,不但保证了骨重构的效果,还缩短了骨重构的周期,因为不需要在重构部分内部增加额外的支撑机构,所以不会出现排斥的现象,很好的实现了骨重构的自主修复,大大提高了骨重构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骨重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骨髓液代谢组学研究酒精性骨重构的方法。
背景技术
骨重建是指骨组织的形态和密度随着生物力学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的生理行为,定性地说,在载荷较高的区域,骨的质量和密度发生增长,而在载荷较低的区域,骨的质量和密度发生下降,骨组织这种用则变强、废则变弱的特征体现了其对生物力学环境的适应性,从而能够在特定的力学环境下用最少的骨量实现最大的承载能力,当骨处于不利的外力环境中时,它的形态和密度会随之发生异常的改变,例如失重环境导致的骨质疏松、植介入物引起的应力遮挡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些骨重构的方法开始不断出现,但是传统的部分切除式重构方法对于骨的重构效果差,周期长,需要在骨内增加辅助支撑结构,不利于骨的自主修复,容易出现感染和排斥的现象,可靠性较低,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骨髓液代谢组学研究酒精性骨重构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骨髓液代谢组学研究酒精性骨重构的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骨髓液代谢组学研究酒精性骨重构的方法,骨重构的步骤包括:
步骤一:对患者患有恶性肿瘤的腿部进行CT拍片,以此确定肿瘤附着在骨头上的范围;
步骤二:使患者平躺在病床上,然后剖开患者腿部有肿瘤部分,接着通过切断设备切下有肿瘤部分的骨头;
步骤三:通过钻孔设备在切断后的两节骨头外侧钻定位孔,然后通过两个定位装置对切断后的两节骨头进行固定;
步骤四:把切断的带有肿瘤的骨头放在玻璃瓶内,然后向玻璃瓶内注入乙醇,完成乙醇的注入后对玻璃瓶进行密封处理,以此来对带有肿瘤的骨头进行乙醇浸泡;
步骤五:把浸泡完成的带有肿瘤的骨头取出,擦除表面的乙醇;
步骤六:使用钻孔设备在定位后的两节骨头外侧钻孔,然后在带有肿瘤的骨头上下两端进行钻孔,接着把浸泡好的带有肿瘤的骨头复位到切断部分,复位好后通过连接线进行定位;
步骤七:对腿部手术部分进行缝合消毒处理;
步骤八:调节定位机构,以此来调节骨之间的应变和应力,配合骨髓液的代谢,刺激骨组织吸收和刺激骨组织生长;
步骤九:定期观察腿部修复状况,完成修复后拆除定位机构即可。
优选的,在进行取骨的过程中,手术要在无菌环境下进行。
优选的,在对患者进行取骨时的切断操作时,切断位置要距离肿瘤2-3cm。
优选的,在对有肿瘤的骨头进行浸泡时,使用的乙醇的浓度为94%-96%,且玻璃瓶内需要注满乙醇。
优选的,在使用乙醇对有肿瘤的骨头进行浸泡时,需要把玻璃瓶放在转动设备上进行旋转处理,保证玻璃瓶一直处于缓慢转动的状态,浸泡的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
优选的,在对浸泡处理后的骨头进行复位时的连接时,所使用的连接线的主要成分为聚酰亚胺或乙醇酸甲酯共聚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未经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444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弹簧操动机构
- 下一篇:一种制动器加工用废料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