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共享充电宝加解密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45533.2 | 申请日: | 202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73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赵智星;杨譓鹏;廖平;谢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炬神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60 | 分类号: | G06F21/60;G07F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田春龙 |
地址: | 423000 湖南省郴州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共享 充电 解密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共享充电宝加解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生成动态的加密因子,将加密指令和加密因子发送至充电宝;所述充电宝保存所述加密因子,并在执行加密功能后关闭输出功能;读取充电宝ID,然后将充电宝ID用加密因子转换成解密指令的密文信息发送到充电宝;充电宝接收到解密密文信息之后解出密文信息比对自身的ID信息,通过比对结果确定是否进行解密;
所述生成动态的加密因子,包括:
设置生成动态的加密因子的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
当充电宝解密成功时,通过第一时间间隔调整模型对生成动态的加密因子的时间间隔进行调整,所述第一时间间隔调整模型为:
其中,T1表示通过第一时间间隔调整模型调整后的生成动态的加密因子的时间间隔,ΔT1表示第一时间间隔调整模型的时间调整变化量;λ1和λ2表示第一时间间隔调整模型的时间调整系数,λ1=0.89,λ2=0.57;T0表示所述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Nc表示充电宝解密成功次数;N表示充电宝启动解密动作的次数;Ti表示充电宝第i次解密成功后被使用的时间长度;Tmax表示充电宝单次解密成功后被使用的时间最大值;Tmin表示充电宝单次解密成功后被使用的时间最小值;
当充电宝遇到解密失败的情况时,通过第二时间间隔调整模型对生成动态的加密因子的时间间隔进行调整,所述第二时间间隔调整模型为:
T2=T0-ΔT2
其中,T2表示通过第二时间间隔调整模型调整后的生成动态的加密因子的时间间隔,ΔT2表示第二时间间隔调整模型的时间调整变化量;α1和α2表示第一时间间隔调整模型的时间调整系数,α1=0.51,α2=0.32;T0表示所述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Nc表示充电宝解密成功次数;Ns表示充电宝解密失败次数;N表示充电宝启动解密动作的次数;Ti表示充电宝第i次解密成功后被使用的时间长度;Tmax表示充电宝单次解密成功后被使用的时间最大值;Tmin表示充电宝单次解密成功后被使用的时间最小值;
利用第二时间间隔调整模型完成生成动态的加密因子的时间间隔调整之后,当充电宝遇到第一次解密成功时,将生成动态的加密因子的时间间隔恢复至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生成动态的加密因子,将加密指令和加密因子发送至充电宝;所述充电宝保存所述加密因子,并在执行加密功能后关闭输出功能,包括:
生成1Byte的加密指令和动态的4Byte的加密因子;
将所述1Byte的加密指令和动态的4Byte的加密因子发送至充电宝;
所述充电宝保存动态的4Byte的加密因子,并根据加密指令执行加密功能,在执行加密功能之后,关闭充电宝的电能输出功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读取充电宝ID,然后将充电宝ID用加密因子转换成解密指令的密文信息发送到充电宝;充电宝接收到解密密文信息之后解出密文信息比对自身的ID信息,通过比对结果确定是否进行解密,包括:
读取充电宝的ID信息,利用加密算法将充电宝ID转换成密文信息,并将所述密文信息发送至充电宝;
所述充电宝在接收到所述密文信息之后,通过所述动态的加密因子利用解密算法对所述密文信息进行解码,获得明文信息;所述明文信息中包含充电宝的ID信息;
充电宝将所述明文信息中的ID信息与自身的ID信息进行比较,如果一致,则解密成功;如果不一致,则解密失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文信息和明文信息均为16Byt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炬神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炬神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4553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