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隐形矫治器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45736.1 | 申请日: | 2020-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80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张超;王健蓉;何龙文;代丹妮;陈堉铭;邵龙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C7/00 | 分类号: | A61C7/00;A61C7/08;A61L31/10;A61L31/08;A61L31/14;A61L31/1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冯振宁 |
地址: | 510288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隐形 矫治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隐形矫治器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隐形矫治器是将涂层材料通过超声辅助技术引入隐形正畸基材表面得到的;该涂层材料包括氟盐、PEG、壳聚糖和纳米二氧化钛,涂层材料的制备采用PEG负载氟,获得稳定、持久的缓释氟效果,使之具备促进釉质矿化性能;PEG亦能改善纳米二氧化钛微粒在悬浮液中的分散性,提高纳米二氧化钛分散均匀性,纳米二氧化钛生物兼容性好、化学性质稳定、抑菌成效显著,其与壳聚糖结合能显著增强抑菌性,得到的隐形矫治器具有力学性能优良、长效抑菌、促进釉质矿化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口腔医学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隐形矫治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基于可自行摘戴、便于清洁、美观、舒适、便捷等优点,隐形矫治器近年来日渐为错牙合畸形患者所青睐。然而,随着佩戴隐形矫治器患者群体的扩大,隐形矫治所带来的并发症亦逐渐显露,其中最为常见的便是牙釉质脱矿及龋病。隐形矫治器在佩戴过程中与牙面接触紧密,牙面的唾液及空气流率降低,对牙面菌斑的冲刷能力减弱,加之易形成的厌氧界面使得细菌代谢及微生态改变,最终造成牙面表层牙釉质脱矿。因此,研发一种能长效抑菌、促进釉质矿化的隐形矫治器为解决隐形矫治患者牙釉质脱矿难题的迫切需求。
针对上述问题,公开号为CN21121359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可防止牙齿脱矿的隐形矫治器,通过在舌侧前牙区、前磨牙区和磨牙区共设计3排排流孔,以使隐形矫治器内的唾液或气泡以及流食的残留物随时排出,改善佩戴矫治器时口腔内的卫生环境。而该隐形矫治器单纯通过物理方法增加隐形矫治器与牙面界面间的唾液及空气流率,未从化学及生物方法层面抑制造成牙釉质脱矿的主要细菌——变异链球菌的繁殖,抑菌效果不彻底。
公开号为CN111484641A的中国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长效抗菌牙科膜片,通过对基材表面的聚氨酯(TPU)进行叔铵化和原位季铵化处理,使季铵盐抗菌基接枝到了基材表面的分子结构中,从而使材料具备了稳定持久的抗菌效果。但该抗菌牙科膜片所涉及的叔铵化及季铵化均需反应8~20小时,缺乏时效性,此外,牙釉质脱矿的防治除抑菌外还需促进釉质的再矿化,该发明只考虑抗菌而未涉及促进牙釉质矿化层面,其防止牙釉质脱矿的成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因此,开发一种能长效抑菌、促进牙釉质矿化的隐形矫治器,对解决隐形矫治患者牙釉质脱矿的问题具有相当的必要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隐形矫治器无法同时实现抑菌和对正畸患者釉质脱矿防治的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隐形矫治器及其制备方法。使得现有的隐形矫治器实现稳定、持久的缓释氟特性以促进牙釉质矿化,且可长效抑菌的效果。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隐形矫治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隐形矫治器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给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隐形矫治器,由涂层材料和隐形正畸基材构成;所述涂层材料包括以下各组分:氟盐、PEG、壳聚糖和纳米二氧化钛;所述纳米二氧化钛的粒径为10~50nm。
壳聚糖是甲壳素脱乙酰基反应得到的,是目前所发现的唯一天然碱性多糖,也是一种长链型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抑菌性、吸附性、可再生性和成膜性等,已在食品、环保、医药、农业及功能材料领域中得到开发与应用。
纳米二氧化钛是20世纪8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无机化工材料,也是目前研究最为活跃的无机纳米材料之一,具有粒径小、比表面积大、表面活性高、生物兼容性好、光吸收性能好且吸收紫外线能力强等独特的性能,在很多领域,如环境学领域、精细陶瓷领域、光催化材料、特别是在抗菌方面因其具有无毒安全性在卫生保健、污水处理及医疗业得以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未经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457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