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存在高渗层及层间窜流的巨厚孔隙型碳酸盐岩油藏注水井网调整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45923.X | 申请日: | 2020-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228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杨超;郭睿;冯明生;徐振永;甘俊奇;贾瑾;林腾飞;王俊文;衣英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30 | 分类号: | E21B43/30;E21B4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姚亮;张德斌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存在 高渗层 层间窜流 孔隙 碳酸盐 油藏 注水 调整 方法 | ||
1.一种存在高渗层及层间窜流的巨厚孔隙型碳酸盐岩油藏注水井网调整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
纵向上对目标巨厚孔隙型碳酸盐岩油藏进行开发层系划分;其中,层间窜流层作为单独开发层系,巨厚层作为单独开发层系;
对巨厚层进行纵向上分阶段接替开发;其中,所述纵向上分阶段接替开发包括:在巨厚层内部设置第一注采井网进行开发,开发一段时间后关闭第一注采井网并且在巨厚层内部纵向不同位置设置第二注采井网进行开发,第一注采井网和第二注采井网位于巨厚层同一区域内的不同深度处;其中,进行纵向上分阶段接替开发的巨厚层顶部发育高渗溶蚀孔洞型高渗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对目标巨厚孔隙型碳酸盐岩油藏进行开发层系划分包括:
确定目标巨厚孔隙型碳酸盐岩油藏隔夹层分布;
确定目标巨厚孔隙型碳酸盐岩油藏层间窜流层分布:
基于目标巨厚孔隙型碳酸盐隔夹层分布以及窜流层分布,划分目标巨厚孔隙型碳酸盐岩油藏开发层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划分目标巨厚孔隙型碳酸盐岩油藏开发层系包括:以各发育完整的隔夹层以及各层间窜流层为界限划分开分层系,并将各层间窜流层分别作为单独的开发层系;此时,每个开发层系内部均不发育完整的隔夹层。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窜流层为潮道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纵向上分阶段接替开发的巨厚层原本已设有注采井网时,在该巨厚层进行纵向上分阶段接替开发前期或者在巨厚层进行纵向上分阶段接替开发之前,先将巨厚层原本设置的注采井网进行封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将纵向上分阶段接替开发的巨厚层原本设置的老井上返至除巨厚层、窜流层之外的其它已动用开发层系中,对其它已动用开发层系进行开采。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纵向上分阶段接替开发采用纵向上逐步放大井距的方式进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纵向上分阶段接替开发包括:
1)在巨厚层内部设置下注上采的第一注采井网进行开发;
2)开发一段时间后,封堵第一注采井网的注水井排,并将第一注采井网的注水井向下侧钻形成新的注水井和/或在第一注采井网的注水井下方钻新的注水井,从而形成新的注水井排作为第二注采井网的注水井排;从而拉长水线,延缓注水井的推进;
3)然后封堵第一注采井网的采出井排,并将第一注采井网的采出井向上侧钻形成新的采出井和/或在第一注采井网的采出井上方钻新的采出井,从而形成新的采出井排作为第二注采井网的采出井排;
4)采用第二注采井网继续进行开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注采井网的注水井间的井距大于第二注采井网的注水井间的井距;第一注采井网的采出井间的井距大于第二注采井网的采出井间的井距。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对巨厚层进行纵向上分阶段接替开发过程中,设置第三注采井网位进行开发;其中,所述第三注采井网为中间注上下同采注采井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4592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