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定速给水泵调压装置及运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46054.2 | 申请日: | 2020-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34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郑国蓉;王浩;郑冠捷;赵兴春;王进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3/12 | 分类号: | F04D13/12;F04D15/00;F01D15/08;F04D29/7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张海平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泵 调压 装置 运行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速给水泵调压装置及运行方法,装置包括给水管道、启动给水管道以及除氧器,除氧器设置在给水管道和启动给水管道的起始端,3号高压加热器设置在给水管道和启动给水管道的末端;给水管道上沿介质流向依次设置第一电动闸阀、汽动给水泵前置泵、汽动给水泵、第一压力变送器、第一温度变送器以及第二电动闸阀;启动给水管道上沿介质流向依次设置第三电动闸阀、电动定速给水泵、第二压力变送器、第二温度变送器、第四电动闸阀和第一气动调节阀;能解决电动定速泵扬程过高的问题,该装置既能调节启动给水管路的压力,又能调节主给水管路的压力,使汽动给水泵能够顺利并网,且不影响电厂的正常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轮发电机机组运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定速给水泵调压装置及运行方法。
背景技术
当泵安装在一定的管路中工作时,实际的工作状态不仅取决于泵本身的性能曲线,还取决于整个管路的特性曲线。这两条曲线的交点决定了泵在管路系统中的运行工况。在管路特性曲线相同的装置系统中,对于不同的泵,其工作点是不同的。定速泵和调速泵的工作点就有很大的差别,从而使流量、扬程、效率不同。
定速给水泵在给水系统中一般为离心式,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使流体获得能量。它是通过一定功率的电动机带动泵以一定转速转动,使流体得到一定的压能和动能。调速给水泵装有液力偶合器,可以将汽动泵和前置泵联系在一起,通过汽轮机为其提供动力源,通过调节汽轮机转速来调节调速泵转速、功率和扬程,从而实现无极调速。
在火力发电厂中,为了能提高机组的发电量,主给水泵一般设置为汽动调速给水泵。汽动给水泵扬程高,汽蚀余量大,因此要选择启动给水泵来克服汽蚀余量大的问题。为了降低造价,启动给水泵一般为电动定速泵。当启动泵扬程过高时,会对给水系统带来不利影响,会造成主给水泵无法进入给水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定速给水泵调压装置及运行方法,在电动定速泵后设置调节压力调节阀,使电泵出口压力与主泵出口压力匹配,能解决电动定速泵扬程过高的问题,该装置既能调节启动给水管路的压力,又能调节主给水管路的压力,使汽动给水泵能够顺利并网,且不影响电厂的正常运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定速给水泵调压装置,包括给水管道、启动给水管道、除氧器、汽动给水泵以及电动定速给水泵;
除氧器设置在给水管道和启动给水管道的起始端,3号高压加热器设置在给水管道和启动给水管道的末端;给水管道上沿介质流向依次设置第一电动闸阀、汽动给水泵前置泵、汽动给水泵、第一压力变送器、第一温度变送器以及第二电动闸阀;
启动给水管道上沿介质流向依次设置第三电动闸阀、电动定速给水泵、第二压力变送器、第二温度变送器、第四电动闸阀和第一气动调节阀;
第一电动闸阀、第二电动闸阀、第三电动闸阀、第四电动闸阀以及第一气动调节阀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热控DCS系统的输出端,第一压力变送器和第二压力变送器均连接热控DCS系统的输入端。
定速给水泵的出口还连通另一个机组的3号高压加热器的入口。
汽动给水泵、汽动给水泵前置泵以及定速给水泵的入口处均设置滤网。
汽动给水泵前置泵至汽动给水泵的给水管道上设置有流量测量装置,汽动给水泵前置泵和汽动给水泵采用液力耦合器连接,汽动给水泵前置泵和汽动给水泵的动力源为驱动给水泵汽轮机。
第二电动闸阀之前还设置第一逆止阀。
第三电动闸阀后连通来自另一个机组除氧器出口的启动给水管道。
第四电动闸阀之前设置第二逆止阀;第二逆止阀的出口连通另一个机组的给水再循环管道。
基于本发明所述定速给水泵调压装置的运行方法,具体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460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