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螺旋挤塑机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46873.7 | 申请日: | 202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11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市宏源喷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8/395 | 分类号: | B29C48/395;B29C48/80;B29C48/82;B29C48/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旋 挤塑机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旋挤塑机结构,包括机筒,机筒前端固定有电机,机筒的后端连通安装有机头、口模,机筒内有螺杆,螺杆前端转动连接于机筒前端并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机筒内从前向后依次分为进料段、第一加热段、第二加热段、冷却段,第一加热段与第二加热段之间同轴固定有圆座,螺杆对应圆座位置设为光轴并转动安装于圆座中心通孔的轴承中,圆座中设有多个通道连通第一加热段、第二加热段;第二加热段与冷却段之间同轴固定有圆柱体,螺杆对应圆柱体位置设为光轴穿过圆柱体,圆柱体表面成型有螺纹槽道,圆柱体轴向前端进料孔、轴向后端的出料孔分别与螺纹槽道连通。本发明有效提高了挤塑产品的生产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挤塑机领域,具体是一种螺旋挤塑机结构。
背景技术
挤塑机是塑料加工常用的设备,其一般包括机筒和转动安装于机筒中的螺杆,颗粒物料落入机筒内,由螺杆向后输送,机筒内设有至少一个加热段,加热段内设置电加热器,通过电加热器将固态的颗粒物料加热为熔融体,熔融体继续由螺杆向后输送,经机筒内冷却段后到达机筒后端的机头,并从机头进入机头后端的口模,通过口模成型为需要的形状并挤出。现有的挤塑机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内部颗粒物料没有充分熔融时即被向后输送的问题,并且由于下落的物料为固态颗粒,因此加热时的熔融体内部存在空泡问题,导致最终挤出的产品内部存在质量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螺旋挤塑机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挤塑机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螺旋挤塑机结构,包括轴向沿前后水平的机筒,机筒的前端固定有电机,机筒的后端连通安装有机头,机头后端安装有口模,机筒内同轴设置有螺杆,螺杆前端转动连接于机筒前端并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螺杆后端转动连接于机头,其特征在于:机筒内从前向后依次分为进料段、第一加热段、第二加热段、冷却段,其中机筒筒壁对应进料段位置连通安装有进料斗,第一加热段与第二加热段之间同轴固定有圆座,圆座外径与所在机筒位置内径匹配,圆座中心通过中心通孔安装有轴承,螺杆对应圆座位置设为光轴并转动安装于轴承中,圆座中还设有多个通道,各个通道分别平行于圆座轴向,每个通道两端道口分别位于圆座轴向两侧,由圆座分隔第一加热段、第二加热段并由各个通道连通第一加热段、第二加热段;第二加热段与冷却段之间同轴固定有圆柱体,所述螺杆对应圆柱体位置设为光轴并同轴穿过圆柱体,圆柱体表面成型有螺纹槽道,所述螺纹槽道的槽宽沿前后螺旋方向逐渐变窄,圆柱体轴向前端设有进料孔,进料孔后端在圆柱体内部延伸至螺纹槽道前端位置并与螺纹槽道前端连通,圆柱体轴向后端设有出料孔,出料孔前端在圆柱体内部延伸至螺纹槽道后端位置并与螺纹槽道后端连通。
所述的一种螺旋挤塑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段、第二加热段的内壁均固定有电加热器,电加热器的接线端分别从机筒筒壁引出,且第一加热段的电加热器轴向长度大于第二电加热段,第一加热段电加热器的加热温度大于第二电加热段。
所述的一种螺旋挤塑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体内部还设有电加热器,电加热器的接线端从圆柱体侧面非螺纹槽道部分穿出后再穿出机筒筒壁。
所述的一种螺旋挤塑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段内壁内衬有换热板,机筒筒壁对应换热板位置设置有换热管,换热管管身与换热板接触,换热管管端从机筒筒壁引出并与外部换热介质源连接。
所述的一种螺旋挤塑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介质源为水冷源或气冷源。
本发明中,在第一加热段和第二加热段之间设置圆座,颗粒物料首先经第一加热段加热为熔融体,熔融体通过圆座的通道进入第二加热段,其中没有充分熔融的物料受限于通道道口尺寸被截流在第一加热段继续加热,直至完全形成熔融体后才能通过通道进入第二加热段被继续加热,通过上述方式以增加物料在第一加热段的加热时间,促进物料完全形成熔融体。熔融体进入第二加热段继续加热后,通过圆柱体前端进料孔的前端孔口进入圆柱体侧壁的螺纹槽道,利用槽宽逐渐变窄的螺纹通道,使熔融体扭旋通向冷却段,以挤压破坏熔融体内部可能存在的空泡。熔融体在冷却段进行换热冷却至一定温度后,再通过机头和口模挤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市宏源喷涂有限公司,未经滁州市宏源喷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468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松子精油压榨筛分萃取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可利用真空脱模的注塑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