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微生物菌肥克服果树再植病害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46910.4 | 申请日: | 202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92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周林军;李丙智;李永焘;李高潮;张娟;韩丽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鸡海升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5F17/05 | 分类号: | C05F17/05;C05F17/20;C05F17/50;C05F17/70;C05G3/60;C05G3/80;A01B7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王营超 |
地址: | 721100***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微生物 菌肥 克服 果树 再植 病害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生物菌肥克服果树再植病害的方法,通过制备微生物菌肥,然后对挖除的果园,在原栽植行中间,按0.8‑1米宽、深开条沟,把表土与心土分开放置;回填时,给沟底层填表土,再在表土上撒入益恩木复合微生物肥料,剂量为每株4‑5公斤,然后再填一半心土。剩余土等果树栽后再填进去。对微生物菌肥效果进行检测,发现改善土壤的理化、生物性状。尤其是土壤的生物活性显著提高,土壤中有益微生物、微型动物和蚯蚓、甲壳类有益昆虫明显增加,促进了土壤中养分的分解和转化,有利于作物的吸收和利用,增产作用明显。老果园改造使用后,新栽幼树生长情况与未建过果园的新地相比,幼苗成活率高,树体生长正常,早果、丰产、优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果树病害生物防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微生物菌肥克服果树再植病害的方法。
背景技术
木本果树为多年生植物,如苹果、梨、桃、杏、柑桔、柿子、李子等,都会发生严重的再植病,也叫再植障碍。老果园的老树挖除后需要休耕或轮作小米、玉米、油菜、大豆、蔬菜等5—6年方可再定植新苗,不然立即栽树成活率低,树体生长慢,果园病害严重,经济效益极差。据统计,截止2015年底,我国果树面积约110万公顷,占世界果树面积20%,产量约5300万吨,占世界果树总产15%。其中每年至少有5%的果园因树龄老、病害严重、效益差需要更新建园,即每年需要更新果园5.5万公顷。但这些果园挖除后,因再植病影响不能及时建园,需要倒茬5-6年才能建园,对果农来说经济损失很大。
克服果树再植病害是个世界性难题,目前尚未有效的解决方法,主要原因是果树相对于草本作物,其再植病要严重得多。造成果树再植病害主要是由菌类和有害物质积累造成。目前国外解决果树再植病的主要方法,采用100度的热水、高锰酸钾、杀菌剂等进行土壤薰蒸的办法来克服再植病害,这种方法不仅成本巨大,而且带来严重环境污染;随着人们对保护环境日益重视,该方法已开始被许多国家禁止使用。另一种方法,是在果园种植20—30年挖除后,另找一块未种植该果树的土地种植新苗,这种方法在一些人少地多的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俄罗斯完全可行,但在人多地少的我国则不可行。并且我国果园95%以上为家庭承包制管理,同时土地又30年稳定不变,在果树优生区要找一块新土地建果园非常困难。如陕西白水县,苹果面积占耕地总面积85%以上,找新地不可能。
我国也有学者试图用新的方法解决再植病问题。如提出了一种防治重茬栽植病害的复合微生物肥料,这种肥料主要成分为复合微生物菌剂、无机肥料和草炭混合而成,由于含有大量无机肥料,不适合目前有机、绿色果品生产,而且成本很高,推广价值不大。还有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防治农作物再植障碍病的肥料(专利号:ZL200610003939.9)”,该专利主要成分为麦饭石,通过研磨粉碎直接作肥料,其中SiO2、Al2O3、Fe2O3、MgO等含量高达42%以上,有研究认为这些元素在300度以上才能吸收利用,也就是说大量使用利用率低,元素长期累积会对环境有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微生物菌肥克服果树再植病害的方法,适用于我国各种果树栽培区域的老龄果园更新改造过程,克服再植病和新建前茬树种。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基于微生物菌肥克服果树再植病害的方法,包括以下操作:
1)物料准备:以质量份数计,将900-950份的有机肥、50-100份的钙镁磷肥或过磷酸钙粉碎后混匀;
2)菌液准备:用水将红糖溶解均匀,制成质量浓度1-2%的红糖水;然后将微生物菌剂与红糖液充分混合均匀,制成菌液;
3)接种:将菌液均匀喷洒在混匀后的物料上,边喷洒边搅拌,使物料和菌液充分接触;
4)发酵:将接种后的物料堆放:堆宽1.8-2.2米左右,堆高75-80厘米,长度不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鸡海升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宝鸡海升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469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