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柔性控制棒组件及其星形架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47113.8 | 申请日: | 2020-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00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鲁亚恒;田玮;庞铮铮;彭遥;汤阳阳;李伟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岭东核电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C7/117 | 分类号: | G21C7/117;G21C7/1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瑞方达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4 | 代理人: | 林俭良 |
地址: | 518031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上步中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控制棒 组件 及其 星形 | ||
1.一种星形架,其特征在于,与控制棒连接的第一连接柄(10)、从所述第一连接柄(10)一端穿出以与外置驱动设备连接的第二连接柄(20)、从第一连接柄(10)的另一端穿出的承接座(30)、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柄(20)穿出所述第一连接柄(10)的一端且与所述第二连接柄(20)和所述第一连接柄(10)的端壁(111)外侧分别抵接的第一弹性件(40)、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柄(10)中且与所述第二连接柄(20)和所述第一连接柄(10)的端壁(111)内侧抵接的第二弹性件(50)、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柄(10)中且一端与所述承接座(30)抵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柄(20)抵接的第三弹性件(60);
所述第二连接柄(20)受到向下步进载荷时,所述第一弹性件(40)向所述第一连接柄(10)施加缓冲力;
所述第二连接柄(20)受到向上步进载荷时,所述第二弹性件(50)向所述第一连接柄(10)施加缓冲力;
所述第一连接柄(10)落至燃料组件的上管座时,所述第三弹性件(60)向所述承接座(30)施加缓冲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星形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柄(20)包括柱状体(21)、设置于所述柱状体(21)一端的第一挡片(22)、以及设置于所述柱状体(21)另一端的第二挡片(23);
所述第一挡片(22)设置于所述柱状体(21)穿出所述第一连接柄(10)的一端;
所述第二挡片(23)可往复运动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柄(10)中;
所述第一弹性件(4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挡片(22)抵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柄(10)的所述端壁(111)外侧抵接;
所述第二弹性件(5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挡片(23)抵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柄(10)的所述端壁(111)内侧抵接;
所述第三弹性件(6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挡片(23)抵接,另一端与所述承接座(30)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星形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柄(10)包括中心筒(11);
所述中心筒(11)的一端设有供所述承接座(30)穿出的开口(112),另一端设有所述端壁(111);
所述端壁(111)上设有供所述第二连接柄(20)穿出的通孔(1111);
所述第一弹性件(40)、所述第二弹性件(50)以及所述第三弹性件(60)沿所述中心筒(11)的轴向依次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星形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40)、所述第二弹性件(50)和/或所述第三弹性件(60)为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星形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柄(20)穿出所述第一连接柄(10)的一端设有与外置驱动设备连接的接口(2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星形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星形架还包括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柄(10)中连接所述承接座(30)和所述第二连接柄(20)的连接件(7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星形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柄(20)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柄(10)中的一端设有与所述连接件(70)连接的连接孔(23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星形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70)为螺杆;所述连接孔(231)为螺纹孔。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星形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柄(10)还包括沿周向设置于所述中心筒(11)外侧壁的翼板(12)、以及设置于所述翼板(12)上以连接所述控制棒的连接杆(1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星形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筒(11)与所述翼板(12)一体成型。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星形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翼板(12)与所述连接杆(13)一体成型。
12.一种柔性控制棒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星形架、以及连接于所述星形架上的多个控制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岭东核电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岭东核电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4711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质气化联产活性炭系统及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锂电池组专用的点焊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