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下结构抗震韧性结构体系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47199.4 | 申请日: | 202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35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马超;高辉;周生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H9/02 | 分类号: | E04H9/02;E04B1/98;E02D3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青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84 | 代理人: | 郑青松 |
地址: | 1000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结构 抗震 韧性 体系 | ||
1.一种地下结构抗震韧性结构体系,用于减小地下结构地震反应与残余变形,提高结构的震后功能可恢复性,包括顶板(1)、顶梁(2)、顶层柱(3)、肥槽(4)、中板(5)、中梁(6)、底层柱(7)、底梁(8)、底板(9),预埋件(10)、冠梁(11)、腰梁(12)、阻尼器(13)、围护结构(14)和侧墙(15),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结构由顶板(1)、顶梁(2)、顶层柱(3)、中板(5)、中梁(6)、底层柱(7)、底梁(8)、底板(9)和侧墙(15)组成,顶板(1)两侧设置有侧墙(15),中板(5)设置在顶板(1)和底板(9)之间,中板(5)与顶板(1)和底板(9)之间分别设置有顶层柱(3)以及底层柱(7),顶层柱(3)上部与顶板(1)之间设置有顶梁(2),底层柱(7)与中板(5)和底板(9)之间分别设置有中梁(6)和底梁(8);所述地下结构两侧均设置有围护结构(14);围护结构(14)的中部和顶部分别设有腰梁(12)和冠梁(11);所述腰梁(12)和冠梁(11)标高分别与中板(5)和顶板(1)的标高相同;围护结构(14)与地下结构的侧墙(15)之间设有肥槽(4);在侧墙(15)与冠梁(11)和腰梁(12)同标高的位置处设置预埋件(10),围护结构(14)的冠梁(11)和腰梁(12)也设有预埋件(10);围护结构(14)的冠梁(11)顶与地下结构顶板(1)通过阻尼器(13)连接,围护结构(14)的腰梁(12)与地下结构中板(5)也通过阻尼器(13)连接,阻尼器(13)直接固定在预埋件(10)上;
地下结构正常工作时,主要由两侧围护结构(14)承担土压力;在地震作用时,两侧围护结构(14)将受到的地震荷载,通过阻尼器(13)传递至侧墙(15),同时阻尼器(13)变形消耗地震能量,减小施加于地下结构的变形,地下结构侧墙(15)提供给阻尼器(13)的反力可以抵抗部分土压力;地震结束后,阻尼器(13)变形提供恢复力,将地下结构与围护结构(14)恢复到变形前位置,消除地下结构和围护结构(14)残余位移,实现震后结构功能的快速恢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结构抗震韧性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围护结构(14)对称布置在地下结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结构抗震韧性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围护结构(14)与底板(9)浇筑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结构抗震韧性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13)布置在肥槽(4)中,布置间距取决于静止土压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结构抗震韧性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尼器(13)水平布置,具有变形耗能和提供自恢复力的作用,其阻尼耗能和变形参数取决于围岩土体水平向刚度、地下结构与围岩土体的最大容许变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结构抗震韧性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冠梁(11)横截面呈侧向的“凸”字型,其凸起部的底部部分压在所述顶板(1)顶部,接触面光滑处理,并设置防水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结构抗震韧性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梁(2)、中梁(6)以及底梁(8)的宽度均大于所述顶层柱(3)和底层柱(7)的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结构抗震韧性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件(10)为预埋钢板,预埋钢板内侧设置有钩筋,其伸入并设置在对应的侧墙(15)、冠梁(11)以及腰梁(12)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结构抗震韧性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13)为位移型阻尼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一种地下结构抗震韧性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13)为软钢阻尼器、铅阻尼器、摩擦阻尼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筑大学,未经北京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4719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