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内部结晶后颗粒直接输出的磷酸二氢铝的结晶反应釜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47846.1 | 申请日: | 202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696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慈祥;卢文文;吴晓琼;鲍铭昱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富奕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9/00 | 分类号: | B01D9/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华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7 | 代理人: | 邹黎黎 |
地址: | 4355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部 结晶 颗粒 直接 输出 磷酸 二氢铝 反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内部结晶后颗粒直接输出的磷酸二氢铝的结晶反应釜,涉及结晶反应釜技术领域,包括釜体,所述釜体的下周部成形为漏斗状且转动连接于底托座上,且底托座的上表面两侧通过对称的支撑杆连接有顶板,釜体中还设有搅拌机构,搅拌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座,转座的下表面成型为与釜体内底面相匹配的锥面形状,且转座的下表面开设有多个以转座圆心呈放射状均布的条形凹槽,每个条形凹槽中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轴辊,轴辊探出转座的下表面并与釜体内底面滚动接触。本发明通过轴辊将小块状结晶碾碎成颗粒状并通过下料管输出,从而能够直接得到磷酸二氢铝的结晶颗粒,极大程度的提高了整个生产流程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结晶反应釜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对内部结晶后颗粒直接输出的磷酸二氢铝的结晶反应釜。
背景技术
磷酸二氢铝(Al(H2PO4)3)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具有耐高温、抗剥落、抗震动等优点,且具有优良的紫外线吸收能力,绝缘性能,红外吸收性能,电绝缘性能,阻燃性能等,可用做耐火材料和陶瓷材料的粘结剂,陶瓷材料的增强剂,纤维、木材、纸张等的膨胀型阻燃涂料,耐热绝缘制品等。磷酸二氢铝通常以液态或粉末形式存在。
直接利用结晶反应釜输出晶体颗粒,能够方便后续的过滤、洗涤、干燥等过程,以便于为制备水溶性优良的高纯度的磷酸二氢铝粉末提供先决条件,然而现有的用于制备磷酸二氢铝晶体的结晶反应釜针对性不强,产生的小块晶体不能在釜体中变成颗粒输出,这无疑影响整个制备流程的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内部结晶后颗粒直接输出的磷酸二氢铝的结晶反应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对内部结晶后颗粒直接输出的磷酸二氢铝的结晶反应釜,包括釜体,所述釜体的釜壁能够对釜体内腔进行升温与降温,釜体的两侧壁上沿分别设有投料管与进液管,且在釜体的内底部设有下料管,所述釜体的下周部成形为漏斗状且转动连接于底托座上,且底托座的上表面两侧通过对称的支撑杆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釜体中还设置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包括一可在釜体内中轴线上旋转的搅拌轴,搅拌轴自上而下固定安装有多个均布设置的搅拌件,且在搅拌轴的两侧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安装杆的一侧,而安装杆的另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刮片,且刮片与安装杆的相对面之间通过多个均布的压簧连接,压簧处于压缩状态时,刮片倾斜抵贴在釜体内周壁;
所述搅拌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座,转座的下表面一体成型为与釜体内底面相匹配的锥面形状,且转座的下表面开设有多个以转座圆心呈放射状均布的条形凹槽,且每个条形凹槽中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轴辊,轴辊探出转座的下表面并与釜体内底面滚动接触。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拌件包括固定套装于搅拌轴上的旋转板,且旋转板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等距布置的搅拌棒。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落料管的顶部固定连通有落料管,落料管的顶部固定连通在釜体内底面的开孔中,且落料管的内两侧顶部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定位座,且两个定位座朝向落料管中部的一侧面开设供竖向的滑轴固定连接的凹槽,且滑轴贯穿滑动连接于筛板对应侧部固定开设的滑孔中,而筛板下表面与定位座内底面之间抵触有弹簧并串设在对应的滑轴上,且在筛板的底面中部固定安装有振动马达。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拌轴的顶部贯穿出釜体上部与顶板中部的开孔并通过联轴器连接于搅拌电机的输出轴,而搅拌电机固定安装在顶板的上表面。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釜体的顶面中部固定连接有两端均为开口的中空的转筒,转筒的中轴线上贯穿设置有搅拌轴,且转筒的内周面上沿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搅拌轴,从而使得搅拌轴与转筒进行旋转方向相反的转动状态,而在转筒的外周部还固定套装有从动带轮,且从动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主动带轮,主动带轮通过转轴与联轴器连接转动电机的输出轴,而转动电机的输出轴竖直朝下并通过安装座固定连接在顶板边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富奕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富奕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478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关节单元、指形装置及抓手
- 下一篇:无线链路失败重建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