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零冷水热水器及基于蓝牙控制零冷水热水器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48382.6 | 申请日: | 202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90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陈磊;潘叶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9/20 | 分类号: | F24H9/20;F24H15/421;F24H15/407;F24H15/457;F24H15/269;F24H15/273;F24H15/262;F24H15/37;F24H15/486;F24H15/219;F24H15/17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卢业强 |
地址: | 52841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水 热水器 基于 蓝牙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零冷水热水器及基于蓝牙控制零冷水热水器的方法,其中,一种基于蓝牙控制零冷水热水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移动终端被携带至热水器本体的预设范围内后,所述热水器本体上的第一蓝牙收发器和移动终端上的第二蓝牙收发器连接,所述移动终端上的APP模块向电控模块发出加热的控制命令,所述电控模块控制加热模块对热水器本体内的水进行加热;所述移动终端被带离出热水器本体的预设范围内后,所述热水器本体上的第一蓝牙收发器和移动终端上的第二蓝牙收发器断开连接,所述电控模块控制加热模块停止对热水器本体内的水加热。能够节约能源,能够满足用户的动态需求。本发明应用于热水器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水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零冷水热水器及基于蓝牙控制零冷水热水器的方法。
背景技术
零冷水热水器是一种不产生冷水,能够提前将管道中的冷水进行预热,打开水龙头时就会有舒适的温水流出的热水器。就是即开即热,每次要用热水的时候不需要等待。
现有技术中的零冷水热水器,需要用户手动开启零冷水,开启后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有热水可使用;如果持续保持加热状态,又造成了能源的浪费;或者,也可以设置定时开启或关闭零冷水,但由于用户的行踪一般是没有规律或不是固定的,设置定时开启或关闭零冷水的方式仍然无法满足用户的动态需求。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一种零冷水热水器及基于蓝牙控制零冷水热水器的方法,解决了零冷水热水器需要持续加热,造成能源浪费和不能满足用户动态需求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零冷水热水器,包括:
热水器本体,所述热水器本体上设有第一蓝牙收发器、电控模块和加热模块,所述电控模块和加热模块电性相连;
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上设有第二蓝牙收发器,移动终端被携带至热水器本体的预设范围内后,所述第二蓝牙收发器和第一蓝牙收发器连接,所述移动终端上设有用于控制电控模块的APP模块;
所述零冷水热水器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所述移动终端被携带至热水器本体的预设范围内后,所述热水器本体上的第一蓝牙收发器和移动终端上的第二蓝牙收发器连接,所述移动终端上的APP模块向电控模块发出加热的控制命令,所述电控模块控制加热模块对热水器本体内的水进行加热;
所述移动终端被带离出热水器本体的预设范围内后,所述热水器本体上的第一蓝牙收发器和移动终端上的第二蓝牙收发器断开连接,所述电控模块控制加热模块停止对热水器本体内的水加热。
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一蓝牙收发器和第二蓝牙收发器之间通过密钥连接。
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热水器本体的进水端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电控模块电性相连。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基于蓝牙控制零冷水热水器的方法,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蓝牙控制零冷水热水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移动终端被携带至热水器本体的预设范围内后,所述热水器本体上的第一蓝牙收发器和移动终端上的第二蓝牙收发器连接,所述移动终端上的APP模块向电控模块发出加热的控制命令,所述电控模块控制加热模块对热水器本体内的水进行加热;
所述移动终端被带离出热水器本体的预设范围内后,所述热水器本体上的第一蓝牙收发器和移动终端上的第二蓝牙收发器断开连接,所述电控模块控制加热模块停止对热水器本体内的水加热。
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移动终端被携带至热水器本体的预设范围内后,在APP模块上设置启闭命令,所述电控模块根据启闭命令控制加热模块是否对热水器本体内的水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483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