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续干燥六羟甲基三聚氰胺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48457.0 | 申请日: | 2020-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96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陈玉;范勤勇;孙国平;朱洪峰;赵俊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长能节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江苏长顺高分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7/04 | 分类号: | F26B17/04;F26B25/00;F26B25/22;F26B23/00;F26B2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 | 林晓青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干燥 甲基 三聚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续干燥六羟甲基三聚氰胺的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带式真空干燥机使用蒸汽加热时因温度太高导致六羟甲基三聚氰胺物料缩聚,从而影响产品羟甲基化度保留率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一种新的连续干燥六羟甲基三聚氰胺的方法,包括:连续的将六羟甲基三聚氰胺膏状物料通过螺杆泵分流进入带式真空干燥机并均匀的将物料分布于干燥带上,物料在干燥机内依次经过热水加热区、蒸汽加热区和热水加热区后磨粉得到干燥的六羟甲基三聚氰胺粉末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六羟甲基三聚氰胺的连续化工业生产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续干燥六羟甲基三聚氰胺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六羟甲基三聚氰胺的工业生产中,大多采用气流干燥或者真空桨叶式干燥等常规干燥方式,气流干燥需要的能耗较大,废水废气较难回收,对环境污染较大,同时,气流温度不均匀可能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真空桨叶干燥时,热源直接接触物料,干燥机内物料与热源的有效接触面较小,高温状态下容易导致物料缩聚变质,温度较低时干燥时间较长,干燥效率低且能耗高。真空带式干燥机是一种连续进料、连续出料形式的接触式真空干燥设备。尤其对于粘性高、易结团、热塑性、热敏性的物料,不适于或者无法采用喷雾干燥的物料,真空带式干燥机是最佳选择。待干燥的料液通过输送机构直接进入处于高度真空的干燥机内部,摊铺在干燥机内的若干条干燥带上,由电机驱动特制的胶辊带动干燥带以设定的速度沿干燥机筒体方向运动,每条干燥带的下方都设有三个相互独立的加热板和一个冷却板,干燥带与加热板、冷却板紧密贴合,以接触传热的方式将干燥所需要的能量传递给物料。
传统的带式真空干燥机分为蒸气加热区、热水加热区和冷却区三个区域,加热区域又分为四或五段,第一、二段为恒速干燥段,三、四段为降速干燥段,第五段为均质段,改为热水加热,冷却区采用循环水进行冷却。此种干燥方式对于六羟甲基三聚氰胺的干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经干燥的六羟甲基三聚氰胺湿物料为粘稠的膏状物料,其对水具有极强的包裹性,属于热敏性物料,当物料含水量大于50%时若干燥温度高于90℃物料会发生明显的缩聚现象,影响产品品质;当物料含水量低于30%时,物料的热敏性有明显下降,此时加热温度可提升至120℃。而现有技术中先采用蒸汽加热的方式,虽然在真空状态下罐体内温度可低于90℃,但是物料与干燥带直接接触面的温度会超过90℃,导致物料严重缩聚,从而影响产品质量。同时,现有技术中干燥的最后一个区域为冷却区,主要用于对干燥后的物料进行冷却,冷却介质为冷却水,此种冷却方式对现有技术中的绝大部分物料均能适用,但前提是物料在加热区必须干燥完成,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干燥机的产能及干燥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存在带式真空干燥机使用蒸汽加热时因温度太高导致六羟甲基三聚氰胺物料缩聚,从而影响产品羟甲基化度保留率,以及现有技术中干燥效率偏低的问题,提供一种连续干燥六羟甲基三聚氰胺的方法,该方法具有提升产品羟甲基化度保留率及干燥效率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连续干燥六羟甲基三聚氰胺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连续的将六羟甲基三聚氰胺膏状物料通过螺杆泵分流进入带式真空干燥机并均匀的将物料分布于干燥带上,其中六羟甲基三聚氰胺膏状物料的水分重量百分含量≥50%;
(2)膏状物料连续的经过加热区1,干燥得到物料Ⅰ;
(3)物料Ⅰ连续的经过加热区2,干燥得到物料Ⅱ;
(4)物料Ⅱ连续的经过加热区3,干燥并磨粉得到六羟甲基三聚氰胺粉末Ⅲ;
其中物料Ⅰ、Ⅱ和Ⅲ均为六羟甲基三聚氰胺,其区别在于物理指标的不同;加热区1的热水温度为60~90℃,干燥时间为40~70min;加热区2的蒸汽温度为100~120℃,干燥时间为40~70min;加热区3的热水温度为30~60℃,干燥时间为40~70min;干燥机连有真空管道,真空度为-0.09~-0.1Mpa,得到的六羟甲基三聚氰胺粉末Ⅲ的水分重量含量小于8%;游离甲醛重量含量小于1.5%;羟甲基化度保留率>9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长能节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江苏长顺高分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长能节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江苏长顺高分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484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